到了互聯網時代,或許更多人應該聽過區塊鏈或者比特幣的概念,它用的加密方法是橢圓曲線與哈希函數,更加復雜。
但二十世紀初期,連復雜點的密碼機都沒有,破譯的確簡單不少,關鍵就看能不能掌握通信技術,盡可能站在上游。
袁世凱恍然“雖然我不懂你說的數學,但聽帝師解釋后,我倒是有點明白了。這個電信電號學堂看來是極為緊迫之事。”
李諭道“確實非常緊迫,否則以后在敵人面前,我們仍然是瞎子聾子,怎么可能打得過。”
袁世凱對段祺瑞說“芝泉,你都聽到了,電信電號學堂一事立馬就要辦”
段祺瑞鄭重道“屬下明白”然后他又對李諭說“今后還望帝師多多指教,我們都是軍人,實話說哪懂什么密碼學、電信學。更別提聽帝師的意思,這里面又涉及到了高深的數學與物理學。弟兄們都是些大老粗,絕大多數大字都認不得幾個,以前誰能想到打仗還得懂這個。”
段祺瑞本人倒是畢業于李鴻章創建的北洋武備學堂,還曾留學過德國,不過基本都是在軍校,涉及到的近代科學比較淺。
李諭也知道不能全靠他們,這種涉及到通信的東西屬實是高科技。話說哪怕一百年后,無線電通信依舊是尖端技術,世界大國們還為了5g之類的技術斗得火熱。
北洋的武備速成學堂總體上是個軍校性質,不會過多涉及科學,以后通信以及密碼學之類的技術含量高的學科還得自己辦校搞起來。
李諭說“今后打仗用到的科技內容會更多,或者說科技會支撐國力,國力中自然就包括軍力。國家的強盛是全方位發展的,僅僅發展新式軍隊還不夠,許多隱藏著的東西也很重要。”
袁世凱算是明白為什么西方這么強了,感嘆道“帝師眼見寬廣,果然是當世英杰,今后我自當重視教育,多多發展各方面人才。”
民國時期國內的大學雖然開始發展起來了,但基本都是文科為主,并沒有發展起來理共科,耳熟能詳的那些民國大師們基本全是文科方向,沒幾個理工方面的牛人。
少了一條腿走路確實不行。
當然發展理工科的難度也在那擺著。
不過不能因為難就不做。
萬事開頭難,一步步走下去吧。
李諭說“大帥說的很對,我準備興建的學堂注重于科學方面人才的培養,也已經在天津購置了一塊地皮,今后希望大帥多多關照。”
“哦帝師親自督辦的學堂”袁世凱道,“帝師放心,在天津地界,你只管辦學,遇到什么困難我袁某人一定幫襯著”
李諭要的就是這句話,此后的動蕩時代還有許多。
袁世凱又拍板訂購了幾套無線電設備,一部分放在學堂中教學用,一部分用在軍中試驗。
現在清廷對于無線電的管理不太懂,之前電報線的架設還是李鴻章上書多次后才同意。
所以如果想繼續建立基站,讓國內的無線電通訊更加完善,只能靠北洋的袁世凱。
現在讓他看到其廣闊應用,才能繼續投錢。
段祺瑞又帶著李諭去北洋武備速成學堂看望了一下那些對他更加仰慕的學員們。
“嚯是李諭老師”李景林指著遠處道。
“你得叫帝師或者院士了,”一旁的吳佩孚糾正道,“沒聽說先生已經成為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了。”
李景林摸了摸自己的大腦門“我知道,真是一日不見如隔三年。”
吳佩孚又糾正道“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李景林說“不就一個意思嘛我就喜歡說三年,一聽就知道多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