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竟然問了個好問題。
李諭說“如果真是那樣,后來者中槍的概率會越來越低,中槍概率會變成一個無窮多項、但收斂的級數。”
大體上第一個中槍的概率是16,然后此后依次是56的n次方再乘以16,必然是越來越小。因為每次都需要考慮條件概率,之前未中槍概率是56。
頭山滿并不懂李諭后半句的“收斂”“級數”概念,不過聽明白了李諭提到此后中槍概率會越來越低,于是說道“如此一來,形式豈不越來越好,路也就越來越寬。”
李諭卻說“很可惜,這種情況要求每次都要重新洗牌,但世界可不會隨隨便便完全洗牌,大家都在爭。甚至我想,第一種情況也過于樂觀,因為別人給你的槍說不定不是六個彈孔,而是五個甚至四個。”
頭山滿張大了嘴,這樣的話情況就很悲催了,中槍概率實在是太大。
但頭山滿卻很快鎮定下來“我想大日本帝國有天照大神庇佑,又有如此多精忠勇士。我相信彈孔不是六個,而是十六個、二十六個。”
李諭不置可否。
日本人很難勸動,尤其是這時候的日本人,許多偏激者。
況且即便是二十一世紀,日本依然想賭國運。
舉個例子就是汽車產業,新能源即便有許多看得見的問題,但已經是大勢所趨。
日本卻考慮自身的地理條件,選擇了押寶氫能源。
雖然實話實說氫能源確實更環保,但你得先告訴我氫怎么來吧。
水變氫
再者就是日本手里有大批氫能源的專利,一旦鋪開,自己確實又能成為汽車行業領軍人。
但細心研究就能發現,日本雖然有不少氫能源的專利,不過基本集中在儲氫、運輸之類的地方。
最關鍵的制氫并沒有。
大家都知道制氫成本極高,危險又很大,日本相當于把這個大難題甩給了歐美中。
如果歐美中的某一方攻破了氫能源技術難關,后來的推廣日本就可以收錢。
這算盤打得太響了,甚至漂洋過海,白宮、愛麗舍宮、故宮、白金漢宮都聽見響了。
大家都不傻。
只能說氫能源即便有前景,至少可見的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無法進行規模化商用。
但日本人似乎賭習慣了,不管是受限于歷史因素還是地理因素又或者文化因素。
日本有好幾家世界級的汽車大廠,卻沒有一個早早進軍新能源,現在已經有那么點晚了。
火車很快要到長春,頭山滿肯定要在這下車,不然到了哈爾濱就到處都是俄國人,他的行動會非常受限。
頭山滿看了看窗外,對李諭又鄭重問了一次“尊下如果繼續保持中立,我想我們還會再見面。當你再坐這趟火車回來時,我依舊會在東北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