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難怪大家都說德國菜就是“歐洲版的東北菜”烤豬肘、香腸、土豆、酸菜,當然還有面包。
真不知道為什么德國人這么喜歡這幾樣東西,也吃不膩。
據說2016年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到訪沉陽時,一個人吃掉了兩份酸菜白肉
嗯,果然還是中國人會做飯,德國人做了幾百年酸菜,也做不過中國人。
德國的飲食結構中肉食占比確實高,如果不吃酸菜,很容易膩。
所以不管什么場合的飲食,似乎都少不了酸菜打輔助。
相比于烤豬肘和香腸,酸菜才應該是名副其實的“德國國菜”嘛
就連到訪德國,默克爾也用酸菜招待了他。
反正酸菜已經成為了德國人的代名詞,甚至兩次世界大戰對立面的英國人,直接稱德國人為“酸菜kraut”。
不知道德國人會不會稱呼英國人為“炸魚和薯條”。
卡爾西門子看李諭眉頭緊皺,問道“需要快子嗎”
李諭忙說“不用的,刀叉就可以。”
普朗克說“不夠可以再要,我們德國人的豬肘是世界上最好的”
李諭說“如果教授有機會來中國,我一定帶你嘗嘗什么才是真正的豬肘子。”
普朗克的興致竟然又被勾了起來“中國人有更好吃的豬肘子”
李諭笑道“那是當然,而且我們中國好吃的東西太多了,你一定會很喜歡。”
普朗克突然說“我一定要去趟中國”
竟然是這個原因
李諭感覺普朗克真人太有趣了,和他印象中完全不一樣,雖然在科研上他有些保守,但生活中還是很好溝通。
或許也是他知道李諭對數理同樣精通,愿意和他聊聊天;還有西方對東方的神秘多少還是很感興趣的。
普朗克突然想到“對啊,你們兩個不就是中國人,你們應該會做中國菜吧”
李諭說“我只會做簡單的幾樣,碧城姑娘想必是廚藝高手。”
“太好了”普朗克說,“今晚你們就露一手,我還沒有吃過中國菜。額,我提的要求是不是有點太多了又要你抓緊寫稿,又要做美食。要不這樣,我給你們點東西作為等價交換,你們需要什么”
李諭想了想說“可以的話,我對普朗克先生當時發表論文的一些原始稿件比較感興趣。”
“一言為定”普朗克竟然很爽快,“我還以為是什么東西,不過一堆用過的草稿紙,反正已經發表了出來,對我沒有多少用處。”
普朗克又和李諭聊了好一會兒關于中國的一些文化,卡爾西門子才扯回正題“李諭先生,我已經專門為你們開辟了實驗室,就在帝國物理研究所旁邊,實驗設施更加齊全。我想如果你們兩人關于黑體輻射的理論再進一步,將會是當今科學界無與倫比的成就。”
李諭說“我也不知道能在德國待多久,怕是浪費了這么好的實驗室。”
卡爾西門子說“不會浪費,普朗克先生一直在柏林,還會有他主持工作。”
普朗克說“我做實驗也不是什么好手。”
作為一個理論物理學家,實驗方面確實不是他的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