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說“它們只會形成兩堆石頭堆。”
卡爾西門子說“這才符合常理我也認可普朗克先生說的,你提出的單光子試驗,最多就是兩條亮斑。”
卡爾西門子說得比較淺顯,普朗克補充道“我還是認為,如果光子真的存在,那么一個個通過雙縫,就無法形成干涉,干涉至少需要兩個光子同時通過。”
李諭說“不,就是要讓光子一個一個通過,依然會是干涉圖樣。”
普朗克說“難道一個光子是自己與自己干涉了不合邏輯”
李諭笑道“試驗做出來就知道了。”
普朗克道“好吧,我拭目以待。”
李諭知道一旦做起來,那就只是個開始。此后還需要做實驗繼續證明光子的粒子性,這樣才能繼續左證自己的試驗結果。
量子力學的發展就是這樣的,是一步一步建立起來的。
至于相對論嘛,基本就是愛因斯坦一個人都搞定了。
李諭已經在國內也做了不少初期準備,這時候再把試驗繼續做起來,就很快了。
關鍵卡爾西門子的試驗設備很齊全很先進,不愧是德國人的實驗室,嚴謹且細致。
呂碧城看李諭的樣子,一句話都不敢說,只是在心里想,他認真起來還挺有一種奇怪的說不上來的感覺。
做實驗需要花不少天,這段時間李諭肯定要悶在實驗室。
呂碧城小心問道“需要我幫什么忙嗎”
李諭說“不用的,我已經做了萬全準備。”
呂碧城小聲說“好吧。”
李諭有點不好意思讓她一直呆著實驗室,于是說“你可以四處走動一下,柏林還是比較美麗壯觀的。”
呂碧城搖了搖頭“我不會說德語。”
李諭說“德國人多少會說一些英語,也總能碰到幾個說得比較好的。”
呂碧城又搖了搖頭“我對德國一點都不了解,哪里都不去。”
李諭說“好哈,實話說,我也不希望你到處跑,如今沒有手機也沒有導航的,一旦出問題真是不敢想象。”
呂碧城眼光一閃“你也希望我留在實驗室”
李諭點了點頭“這樣確實安全。”
“那我就留在這兒”呂碧城有些高興道,“還有,你剛才說的收集和道行是什么意思”
李諭胡亂解釋說“就是收集一些洋人的書籍,然后給你看,讓你提高一下文學修養和道行。”
然后接著說“差點忘了,我們先去書店買點英文版的托爾斯泰先生著作,以及安徒生童話與格林童話集,夠你看一陣子。”
李諭上輩子的二十一世紀時,歐洲的英語普及率已經不低。總體上看,歐洲各國人都會說一點英語,就連非常傲慢的法國人,英語普及率都排在了意大利、西班牙前面。
而英國人貌似只會說英語。
但如今,歐洲各國的普通群體英語普及率顯然還達不到后世那種程度,具備多種語言能力的都是受過高等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