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昌無心聽戲,拉著李諭到了一角清靜的地方。
“帝師,本人還有一些小小的請求。”徐世昌說。
李諭道“左丞但講無妨。”
徐世昌說“我們已然成立商部,但如今只是管轄鐵路礦務之事,京津地區僅有的一些企業也多為官督民辦,純粹的民辦企業很少。我聽聞帝師在美國設立了公司,我想帝師是否也可以在京津地區開設工廠,作為表率”
唐文治也提到“我們已經奏請朝廷,盡快通過關于創辦公司的律法。此事已經過尚書同意,我想朝廷會盡快正式頒發。”
清廷在1904年初就會頒布公司律,算是開了近代公司立法先河。
雖然相比列強著實太晚,但總歸是通過了點實用的政令。
這部公司律在一些條文上比較粗糙,最關鍵還沒有確立非常核心的“法人”概念,比較有局限性。
直到十年后,民國時期北洋政府重新頒發了更完善的公司條例,才算讓公司法更加可靠。
所以現在還算不上嚴格意義的法治理念下的公司,但有了徐世昌等人的托底,李諭倒是不必有太多顧慮。
李諭說“我在美國的y公司,目前主要生產汽車關鍵零部件、各種系統單元,以及更加有技術含量的無線電設備,現在國內恐怕還無法展開。不過我會加快培訓人手,盡早在國內設立公司。”
本來這就是李諭以后要做的。
徐世昌說“帝師生產的都是洋人那些高深東西,有沒有更加接地氣的”
李諭想到如今凄慘的民間,于是說“我會設法做一些關于食品的公司,救助一下鄉親。”
徐世昌眼前一亮“好主意”
李諭想到的東西很簡單方便面和味精。
即便是作為軍糧,方便面也很好用,不會愁賣。
其實類似的東西在漢朝時韓信的軍中就用過,不過是非油炸的。
只不過在二十世紀初,方便面實話說幾乎是種奢侈品,但對于部隊來說,比較便利。
賺了錢可以用更簡單的掛面賑濟災民。
而味精則更能走入尋常百姓家。
話說此后味精經歷過一段被抹黑的歷史,實際上沒什么危害,最初是美國人由于對華人的歧視而杜撰出來,并且是差不多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事。
不知道為啥二十一世紀初傳入國內,許多人竟然信以為真,活生生把很多味精大廠逼死了
味精的成分很簡單,無非就是谷氨酸鈉,沒啥其他特別的東西。
雖然鈉攝入過多的確也會出現浮腫之類的現象,但在窮困時代,胖子都沒幾個,怎么可能有錢吃那么多鹽,甚至百姓還會缺鈉哪。
另外,這兩樣東西在日本很好打開市場,能大賺一把日本人的錢。
徐世昌立刻表示“我會為帝師先生盡快辦齊手續,公司律頒布后,第一家設立的公司頒給您的公司未嘗不可”
唐文治又說“關于設廠所用的地皮帝師不用擔心,近郊能用的土地有很多。”
李諭笑道“多謝二位,我還要盡快完成產品的研發。”
徐世昌納悶道“食物還需要研究”
李諭說“沒錯,多少需要使用一點化學知識,好在不是特別困難,只要能得到谷氨酸鈉結晶就可以。”
“什么東西結晶”徐世昌更疑惑了。
唐文治對他說“菊人老師,院士先生自然有他更加科學的方法,我們不用操這個心,幫他處理好租地、建廠、招工之事就足夠。”
徐世昌想想覺得有道理,如今身在商部,于是“在商言商”,給李諭講了講他們能夠的一些保證。
畢竟李諭和北洋有不少淵源,何況大家都看得出他本人能力很強。如今的袁世凱以及手下北洋這些人雖然免不了比較貪,不過起碼還是在辦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