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不愿拂了他們的意,決定動身去趟上海。
每每這時候都感慨要是有高鐵該多方便,后世的京滬高鐵幾個小時的路程,如今卻要花幾天坐輪渡。
從京城坐火車抵達天津塘沽港時,唐紹儀臨時截住了李諭。
“我聽菊人兄提到,你要開設工廠,千萬不要忘了我們天津北洋。”唐紹儀道。
李諭笑道“我當然記得,后續汽車和無線電產業的第一分廠就會放在天津”
天津是北洋的大本營,甚至相對來說還要安全一些。
以后在上海還需要再設一廠,以作為呼應。
有了承諾,唐紹儀才“放”李諭上了船。
圣約翰大學校長卜舫濟與蔡元培一起來碼頭迎接了李諭。
南洋公學是上海交大與西安交大的前身,圣約翰大學也不簡單。雖然被撤銷,但它的各個院系并入了各大名校,比如
新聞系和外文系、系部分、歷史系并入復旦大學;
土木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并入同濟大學;
機械工程系并入交通大學,也就是上海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
理學院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生物系、系部分、教育系并入華東師范大學;
都是現在響當當的985、雙一流名校。
“李諭先生,對了,應當叫你院士先生了”蔡元培上前歡迎說,“再次見面,實屬榮幸”
李諭笑道“校長不用這么客氣。”
蔡元培給他介紹了旁邊的卜舫濟,“卜校長也一向重視教育,如今圣約翰大學培養的學生可謂供不應求。”
美國進入中國的時間比較短,再搞英國的殖民那一套晚了,所以算是比較高明地重視起了教育,希望能夠通過影響中國的年輕一代以便將來影響中國。
所以現在國內搞教育的洋人,好多都是來自美國的教會。
卜舫濟與丁韙良差不多,最初都是傳教士,兩人也均是神學學士。
當然,傳教這件事想在中國推行,的確太難了。
而教育就容易被人接受,畢竟中國自古以來就重視教育。
卜舫濟說“李諭院士,我的學生可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往往還沒畢業就被搶光。但當他們在聽聞你要開辦企業時,竟然一股腦要投奔你,你可真是有非同一般的魔力”
他說的沒毛病,圣約翰大學的畢業生在清末民國時期非常吃香。
其實只要是能懂英文,已經可以在清末民初時期吃得開。
李諭也不客氣,直言道“我絕對不會辜負學生們的希望。”
幾人先來到了圣約翰大學。
就組織架構看,目前圣約翰大學差不多是國內最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