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笑道“是我給你打下手。”
早期谷氨酸鈉的提取并不復雜,最開始用的是海帶,但海帶中含量很低很低,十公斤只能提取02克,根本沒法商業化。
常見食品里,最富含谷氨酸鈉的是小麥麩皮以及豆類。
而且小麥和大豆相比海帶比較便宜。
這時候的方法比較原始,使用的是化學提取。
至于后世,已經用上了微生物,效率高還無污染。
不過目前李諭他們只能用笨方法。
如果有了目的,并且是可靠的目的,對于化學家來說,提純的難度并不大。
畢竟又不是研究味精的化學組成。
沒幾天,他們就搞出了成果,雖然純度非常一般,但多加一點就沒有問題。
現在只是當個臨時的試驗品,并不是最終產物,那還要花一些時間。
虞和欽下廚炒了一桌菜,和鐘觀光吃了加谷氨酸鈉的菜后,瞬間眼睛發光“原來我做飯這么好吃”
李諭笑道“還差不少,仍舊需要繼續提純。”
虞和欽此前做的試驗基本都是自己瞎摸索的,他還沒有去日本深造,所以化學知識尚且很低。
但李諭給他說了幾遍實驗過程后,立刻明白道理,再加上幾天的共同研究,學到了不少現代化學知識,當即表示這段時間要把時間頭投入谷氨酸鈉提純上。
而李諭先帶著試驗品找到了醬業大王張逸云。
當他聽說李諭能夠提純制造出一種非常“鮮”的東西時,非常難以理解“帝師大人,我知道您懂得最先進的洋人科學理論,但您所說的鮮,我著實無法想出是什么味道。”
李諭拿出一包谷氨酸鈉,“張老板可以用今天中午的伙食一試。”
李諭的名氣太大,張逸云不得不重視,把這包味精交給了后廚。
今天中午的菜做出來后,伙計們吃后果然紛紛稱贊。
張逸云自己嘗了幾口也發現有一種獨特的好味道。
“這是什么東西如此神奇,也是洋人的嗎我還以為洋人不會做飯,看來是我孤陋寡聞了。”張逸云說。
李諭笑道“現在洋人還沒有哪。話說有沒有興趣以后一起生產它”
“非常值得”張逸云本來就是搞食品的,明白這東西的市場潛力,“但我還有一些問題,它的價格幾何”
張家生產的醬料,價格并不低。
李諭說“我的目的是要做就做低價,讓更多的人能體會到食物的鮮美。因為我們國家的窮人太多,很多人吃不飽飯,能吃上飯的也都食之無味。”
張逸云贊道“不愧帝師實屬高義”
李諭說“坦白講,我不會在對國內的經營上面尋求什么盈利。”
看張逸云有點猶豫,李諭立刻補充“但這種產品可以經銷海外,比如日本國,能夠有非常可觀的收益。”
張逸云的眉頭立刻舒展開“帝師好謀略如果能掙日本人的錢,當真更讓我敬佩,就憑這一點,我必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