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說“我是請你研發產品,成功后,會給你最低500兩銀子作為酬勞。”
“五百兩”丁德山極為震驚,這可是他四五年都攢不下來的巨額財富。
李諭問道“怎么樣做不做”
丁德山咽了口吐沫“我無才無德,帝師怎么看得上小人我除了會做點面,也不會啥。”
李諭笑道“就是做面。”
丁德山更不明白了“五百兩能做出來什么面”
李諭說“我考慮制造一種方便攜帶、隨時隨地都可以沖泡的面。”
“隨時隨地還有這樣的”丁德山當然沒聽過。
李諭給他又解釋了一下,然后說“大體就是這樣,但許多細節以及關鍵的料包調制,需要你的幫助。”
丁德山感覺不是什么太大的難事,完全是自己的老本行,主要五百兩銀子誘惑太大,于是答應下來“希望不會讓帝師失望。”
李諭說“我相信你肯定可以甚至連推廣的話術我都想好了,就叫匠人精神的傳承,永恒流傳的味道。”
丁德山不好意思道“帝師過譽了。”
李諭說“哪里過譽了你是不知道,在大海對岸的日本國,燒個幾十年米飯都能被當作米飯之神,也就是所謂匠人精神。你已經做過成千上萬碗面條,哪里不配”
“匠人精神這詞聽著真是有文化,我喜歡。”丁德山說。
李諭哈哈笑道“你要是喜歡,以后我們推出的方便面品牌就叫匠人,大批地往日本銷,也掙掙小日本的銀子”
“帝師這話聽著解氣,我必須干”丁德山說。
“太好了明日你就可以來我府上,放心,誤工費我也會出。”李諭給他又打了個包票。
丁德山異常感激,壓根沒見過這樣做生意的“帝師您真是青天大老爺”
第二天,丁德山早早就過來。
李諭給他講了講過程,然后讓鳳鈴拿來很多油、面,以及調味品。
李諭說“不要害怕浪費,科研過程中所有的耗費都是我出資。”
鳳鈴好奇問道“先生,您是在做什么”
“研制新品種面條。”李諭說。
“這個我也熟啊”鳳鈴突然說,“要不我在這給丁師傅幫忙吧。”
鳳鈴做飯確實有一套,而且實際上方便面沒什么復雜秘密,最關鍵的或許應該是料包的配方。
可能真正麻煩的還得是流水線制造。
好在李諭再怎么說當年本科有機械設計的雙學士學位,只要買來差不多的面條機,就能夠改裝設計出來。
如今歐洲和美國已經有了電動的面條機,一兩年后美國紐約還會隆重展出。
只不過老外不太愛吃面條罷了。
丁德山炸面的香味很快吸引了其他院子的人過來。
虞和欽也放下味精的提純試驗循著味道來到這兒“先生,今天開飯怎么這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