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來到車站外的一間咖啡館,梁誠在美國待過很長時間,很熟練地點了兩杯咖啡,然后說“你的公司是不是進展頗為順利”
“起步算是不錯,就盼能夠走上正軌,”李諭說,然后問道,“退還庚子賠款的事情推進得如何”
梁誠說“總體不錯,我想明年年初,國會就可以通過,接下來就要研究如何與國內對接。”
李諭說“美國這邊倒是快,但國內就不知道能不能夠銜接得上,我很擔心會被濫用。”
梁誠理解李諭的擔心“此時非過去,即便一些王公貴族,也看到了留學的好處,要是讓銅臭味穿透進來,似乎真會把好事辦壞。”
李諭說“只能盡快讓國內的學部通過一些審核標準。好在學部的官員大都還有原則。”
國內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一向很高,如果能夠引入如同科舉一樣的審核標準,才能盡可能做到公平。
雖然封建時代真心沒多少公平的事,但科舉選拔一事上,真的是舉世矚目的公平。
中國一直沒有所謂的貴族傳統,此事功不可沒。
科舉給了普通人上升渠道。反觀其他各國,一直都是貴族把持國家。
所以李諭從來不盲目崇拜甚至羨慕各種國外有爵位之人。
而且歐洲的國家普遍不大,導致貴族真心太多,大部分爵位只是聽起來有點唬人罷了。
梁誠說“此間事情辦妥后,我會動身回國一趟,絕不能把如此重要的事情搞出差錯。”
李諭相信梁誠人品,由他出面再好不過。
而且梁誠作為清國這樣一個弱國的公使,在美國沒有太多事情可做,退還庚子賠款以及打通留學通道就是他一等一的大事。
至于其他的各種外交照會,完全處在只能仰人鼻息的程度,壓根插不上什么嘴。
而且李諭辦企業的事情他也幫不上太多忙,最多一點華盛頓的情報。
企業以及招工的事情上,他還比不上教父司徒美堂。
梁誠又對李諭說“還有一事,你的企業辦在底特律,除了要考慮處理好與美國的關系,還要提防一下自己人。”
李諭訝道“自己人”
梁誠說“底特律緊挨著加拿大,與多倫多的距離比紐約要近太多,而現在加拿大華人不少還是聽康先生的。”
梁誠知道康有為是清廷點名要抓的人,但自己一來沒有警力,自然沒有抓他的能力;二來梁誠心中對康有為的感覺比較微妙,在不少人心中,康有為還是個“一心為國”的棟梁之材。
李諭眉頭皺了皺,康有為的確不太好對付,此前自己又和他結下梁子。
想了想說“我做的總歸是為了華人好的事情,康先生總歸不會要搗亂吧”
梁誠嘆了口氣,“人心隔肚皮,你是知道的,自古以來,朝堂之上一直有斗爭,何談好壞對錯在此地沒有什么兩樣。況且你的企業已經開始顯露出強大的賺錢能力,將來想必會成為一大勢力,所以所以還是要多多注意。”
梁誠只能如此委婉表達,可嘆他作為駐美公使,連美洲的幾大華人勢力都無法斡旋。
康有為不可能聽他的,洪門更不可能聽他的,而李諭搞的事情太高端,也無能為力。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