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和李諭在哥大的演講比較成功,不過哥倫比亞大學目前算是一個更多偏理工科和經管類的研究型大學,而且現在美國全民崇拜工業化,所以李諭的風頭反而更大。
校長塞斯洛知道李諭在紐約有定點實驗室,應該會經常在紐約,所以邀請道“李諭院士,您可不可以同意成為我校一名榮譽教授”
李諭道“我的年齡恐怕還不太合適。”
塞斯洛并不在意,誰叫他現在學術成就如此高“并不妨礙,以您的能力沒有任何不妥。”
李諭說“我擔心沒有太多時間。”
塞斯洛說“先生放心,我們不會給你過多教學任務,最多一些講座而已。”
李諭想了想說“將來我要是再有如諾貝爾物理學獎傍身,才夠資格接受你的邀請。目前最多暫且只作為客座教授吧。”
客座教授一般是臨時性的,一年期滿后還要續約。
塞斯洛笑道“院士先生的意思是對賭合約了,如此的話,賭注大一點才好。如果您能拿到諾獎,不僅哥大會給您榮譽教授的職位,每年還可以招收最少10名貴國留學生。”
估計是丁龍給他出了主意,李諭一下子就有點無法拒絕“有點意思,我接受。”
實際上諾獎已經逃不出李諭手掌心,現在糾結的是諾獎評選委員會。他們剛剛以熵增定律和第三定律給李諭發了諾獎提名,緊接著李諭又搞出來一個更加炸裂的x射線衍射實驗,都不知道咋選了
梁啟超看到李諭受歡迎程度,心中頗為開心,他知道自己受歡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一種東方的神秘感。
而李諭受歡迎那是真的在科學上讓歐美心服口服。
離開哥大后,李諭接著又帶他去了趟底特律,參觀自己的工廠。
梁啟超看到工廠里如火如荼的場景,以及眾多華工臉上洋溢的笑容,大為慰藉。
這里與唐人街的情況判若兩然。
畢竟一天五美元真心不是低收入,一年1300多美元,折合銀子就是接近700兩。
如果按照購買力換算一下,差不多相當于后世的21萬元左右。
反觀此時國內情況,普通農戶一年收入只有510兩左右,也就是后世的15003000元,絕對天壤之別。
梁啟超對李諭說“聽聞資本家雙手沾滿鮮血,不過我看你卻不然。”
李諭說“這句話一定程度上也對,當年歐洲占領掠奪全世界時,尸山血海都不止。曾經美洲大陸有幾千萬原住民,現在不剩多少。”
梁啟超眼角跳了跳“幾千萬”
李諭只是點了點頭。
梁啟超嘆了一口氣“看來歐美也并非盡善盡美,鏡子背面永遠看不到是什么。”
他轉了一圈后又問道“將來你也會把這些產業帶回國內”
李諭說“必然會,商部已經給我簽發了土地。”
梁啟超只好說“在朝廷眼皮底下辦商業不是件容易事,一定多多小心。”
李諭說“多謝卓如兄提醒。”
梁啟超待了一整天,第二天才告辭離開。
回日本的路線當然還得是先坐火車到舊金山,然后乘坐輪船沿著太平洋北線返回日本。
從加州到日本的航程很短,最多十來天。
他照例去見了一趟康有為,進行道別。
康有為對最近梁啟超的表現比較滿意“啟超,你的文章還是足夠犀利的,自從報紙上刊登了你的文章,如今的募捐情況大為好轉,為師對歐洲甚至都充滿期待。”
梁啟超卻說“弟子日后會專注于在日本處理各項事務,恐怕無法前往歐洲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