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里,蔣百里是陸軍士官學校的高材生后來甚至拿了第一名,獲得過天皇賜給的刀,李諭問他“你覺得日俄雙方會用何種戰術”
蔣百里說“我并不了解前線的具體情況,不過按照我在日本軍校中所學,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日本陸軍會不惜一切代價進攻旅順港的俄國守軍。一旦陸軍實現不了突破,海軍就會被動,戰事將陷入膠著。”
李諭問了一個關鍵問題“你覺得日本海軍和陸軍可以實現協同作戰嗎”
蔣百里搖了搖頭“只怕很難。”
日本陸軍和海軍積怨已久,互稱“馬鹿”。
字里行間以及語氣中,李諭聽得出留學生們都希望日本贏。
李諭轉而問向魯迅“樹人同學,你覺得哪”
魯迅不置可否“我不是特別關心兩個帝國在我們領土上的戰爭,而且我也壓根不懂什么軍事,甚至連前膛槍和后膛槍都摸不清頭緒,所以這件事,我并不站隊。”
迅哥還是比較人間清醒的。
今年他就會在學校中看到那場砍頭紀錄片。
日本在日俄戰爭期間于各大學校放了好多類似的宣傳片,目的不用多說就能猜到,當然是宣傳以及征兵。
迅哥此后在吶喊自序中寫過很出名的一個橋段,講的是時值日俄戰爭時期,他在仙臺醫學院讀書時看到一個紀錄片,一名中國人被當作俄軍間諜抓起來殺頭,圍觀的國人卻拍手叫好。
麻木不仁。
此事對迅哥棄醫從文影響不小。
魯迅問道“先生,您怎么看”
李諭想起了當初給俄軍統帥馬克洛夫提的建議,不知道他執行得如何,如果真的加強了旅順守軍,真的會給雙方帶來上萬的更多傷亡。
心中不免還是有心季動一句話讓上萬人魂歸西天,和平環境成長起來的人怎么可能沒有一點心理波瀾。
好在李諭對此時的日俄都沒什么好感,想想因為他們死傷的中國人更多,也就實現安慰了。
梁啟超見李諭愣了神,拍了拍他“疏才兄弟。”
李諭回過神,“不好意思,有點走神。我贊同樹人同學的話,不管誰贏,對我們而言,發生在自家領土上,都是一種恥辱。”
李諭的話讓留學生們狂熱的心情稍稍冷靜,想想也是,輸贏都是人家的事,和自己有多大關系。
李諭暫時把學生和華工安頓在了會館以及旁邊的賓館。
由于回不了國,暫時無所事事,就來到報館找梁啟超喝茶聊天。
沒多久,三菱集團的巖崎小彌太帶著幾名日本人來找到了李諭。
“李諭先生,正好能在東京見到你,實在是太好了”巖崎小彌太說。
李諭隨口道“見到我有什么好高興的”
巖崎小彌太指著旁邊的一人說“這位有賀長雄先生,是軍方的法律顧問,特來向您討教。”
“軍方”李諭眼光一凜。
有賀長雄說“李諭先生,我們經過使用,發現您的無線電設備的確優秀。現在前線戰事吃緊,亟需更加迅速的聯絡,方便天皇與大本營指揮戰斗。所以,我們迫切需要您更多的無線電設備。”
李諭心中暗罵一聲,然后說“我已經說過,生產難度不低,而且產線在美國,恐怕遠水不解近渴。”
有賀長雄說“沒有設備,但是有您啊或許您可以去軍部為我們無線電作戰指導。”
李諭斷然拒絕“很遺憾,我是一名中國人,沒有義務為你們服務。”
有賀長雄轉而說“那么,可不可以指導無線電生產三菱等企業已經準備自己生產無線電設備。”
李諭說“我開發的產品都是公用,經過我y公司的授權,任何公司都可以生產,只不過需要繳納專利費,并且核心的三極管需要我們。”
有賀長雄道“請您盡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