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說“到時候多招工就是。而且我正好在美國時研制出了一種材料,可以耐腐蝕,叫做不銹鋼,正好可以用來制造味精加工設備。”
“耐腐蝕”虞和欽訝道。
李諭拿出一些不銹鋼制品“就是它們。”
虞和欽在實驗室擺弄了一會兒后說“先生,我第一次見這么神奇的鋼鐵。”
李諭說“所以說我們很有優勢,到時候賺日本人的錢,豈不快哉。”
虞和欽太感興趣了“我會盡快配合制造出加工儀器”
有宋嘉樹運過來的設備,改進的難度小不少,況且還有從美國帶來的熟練工人以及天津機器制造局的工人。
李諭又問道“肥皂哪”
虞和欽自信道“肥皂就簡單多了我不僅整理好了生產流程和工藝,甚至分出了兩套方案,可以分別生產便宜的皂液和貴的肥皂。”
李諭贊許道“你果然懂生活,看來打小做過不少家務活。”
虞和欽說“只是,對于您在離開前提到的塑料袋子,我一直湖里湖涂。”
李諭說“此事不著急,你今后去國外留學時多多學一下便是。”
虞和欽的成績已經讓李諭喜出望外。
丁德山的方便面同樣搞得順風順水,畢竟他做過上萬碗面。
方便面的炸制不是難事,關鍵在于料包。
丁德山給李諭看他的成功“按照老爺您的要求我加工了秘制醬料,另外添入了虞先生給的味精,還有鹽以及不少香辛料,比如五香面、茴香粉、小豆蔻等。”
李諭點點頭,想想說“可以再加入一個酸菜包。”
“酸菜”丁德山沒試過,“這樣味道會不會太重”
李諭說“沒問題,前期肯定都是軍方或者遠足的商人購買,味重一點他們更喜歡。”
鳳鈴說“聽先生的”
基本上這些產品都可以進入試生產。
李諭帶著眾多華工來到了廠區,這里已經建好了宿舍,條件還不錯。這段時間大家就先幫著廠區建設。
畢竟已經臨近年關,不少人準備回去過年。
從上海過來的學生都是出自有錢人家,并不缺一張船票錢,所以基本都要回去。
李諭本來以為虞和欽也要走,但沒想到他竟堅持留下繼續生產,李諭有點不好意思“回家過個年不會耽誤太多事。”
虞和欽堅決道“我現在只身一人,回不回去沒有什么大不了。就算走了,我心中也放不下這些實驗成果。”
虞和欽不走可以理解,李諭沒想到近衛昭雪也要留下。
不走就不走吧。
李諭安排王伯、趙謙和鳳鈴采買了非常多年貨,給的預算很足,出手就是一千兩。
鳳鈴從來沒經手過這么多錢“先生,是不是有點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