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楊小樓出場時,依舊是喝彩不斷。
差不多從光緒朝開始,或者說從慈禧開始,伶人的地位才開始有所上升。
在過去,尤其是明朝及之前,伶人地位相當低,真的是下九流。
大概雍正時期出現了一點改觀,他廢除了樂戶政策,內廷伶人不再屬于賤民或者罪人之后,反而身份高于一般太監。
發展到后來,最后一任太監大總管小德張都是出身皇宮的南府戲班。
民間伶人地位同樣大幅提升,慈禧有好幾個喜歡的名角,典型的就是老生行當一代宗師譚鑫培。
因受到慈禧的喜愛和信任,民間很多稱其為譚天王。
晚清時期的“天王”。
由于慈禧的緣故,眾多達官貴族都以能夠在堂會上請到譚鑫培助唱為榮,甚至有的王公大臣為了巴結慈禧,與其稱兄道弟。
李諭此時已經能夠聽懂一些唱詞,不過對京戲的了解還是太淺薄初級。
樓上的肅親王則是大票友,一旁的川島浪速甚至都要比李諭更懂。
但川島浪速聽戲時,總會時不時放低視線瞧一下李諭。
看完戲后,李諭三人乘車返回。
秋瑾在車上用胳膊肘推了一下呂碧城,然后沖她努了努嘴。
呂碧城卻咬了咬嘴唇,低下了頭。
秋瑾微微一笑,然后對開車的李諭說“李諭公子,現在已經快要出正月,京師大學堂等各大學校也要返校。”
李諭說“好像是的,不過我已經不在京師大學堂了。”
秋瑾說“我知道,但由于你的緣故,碧城姑娘可就沒有住處了。”
李諭訝道“我的緣故”
秋瑾說“是啊,就是因為你現在盛名在外,所以京師大學堂的生源好到無以復加,連聽講員都排滿了。”
李諭說“聽起來是好事。”
秋瑾繼續說“不過學生多了,京師大學堂的宿舍就不夠用了。此前閑置的東四十四條的房子被大學堂征用了回去。”
呂碧城住的就是其中一套。
李諭說“竟然這么火爆好說,碧城姑娘此后住我府上就是,現在可有的是房間。”
秋瑾再次用胳膊肘懟了一下呂碧城。
呂碧城囁嚅道“謝,謝謝”
李諭哈哈笑道“不用謝,我也希望如啊,反正大家在一起熱鬧嘛”
秋瑾笑道“就是嘛就是嘛”
呂碧城雖然眼中滿是笑意,不過咬著嘴唇卻不敢再發出一點聲音。
秋瑾覺得實在有趣。
心中不住感慨“還是自由戀愛讓人羨慕啊。”
李諭回到家后,秋瑾又要拉著呂碧城去東四十四條提前收拾行李。
李諭本想開著車去,但呂碧城卻讓他等到收拾好了再來,畢竟都是女兒家的東西。
李諭只好作罷。
進入院子后,鳳鈴立即拿來了一封電報給他“先生,又是從瑞士過來的。”
不用說,就知道是愛因斯坦。
李諭展開電報
“東方的李諭先生,
“你的電報對我啟發如同黎明的太陽一般我簡直太興奮了你果然是洞悉宇宙真理的優秀物理學家,并且身上毫無科學院的老院士們的那種傲慢,對我一個小小臨時三級專利員的論文這么在意。
“我現在越發相信東方人有更優秀的品德
“我已經迫不及待要看到信件,并且完善好我的論文。”
李諭看完后,感覺可以估摸著在信件寄到瑞士后,再給普朗克發一封電報,讓他負責論文的最終審核。
涉及量子的論文,他肯定是最有資格進行發表前審核簽字的。
而且有了普朗克這種德國科學院院士的簽名,論文就能順風順水發表在頂級的科學期刊上。
李諭回到書房,把電報放在桌上。
沒多久,殷勤的近衛昭雪就來到房門外“先生,這是一碗日式抹茶,大冷天喝一杯可以暖暖身子。”
李諭說“不用這么客氣,其實我喝一般的茶水就好。”
近衛昭雪說“聽說抹茶是宋代時文人士大夫們的最愛,與您的身份更加匹配。”
李諭接過茶碗“恭敬不如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