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知道秋瑾的請求后,當即給在日本專門管留學生事務的汪大燮發去了電報。
由于此前成城學校留學生的事件,現在日本對清國留學生的要求有了一定提高,需要經過公使館的介紹才可。
不久后,日本政府還會出臺相關的正式文件。就是這份文件后來被誤讀了,成為導致陳天華蹈海自盡的直接原因。
汪大燮在清末民初是個比較開明的外交家,他并不反對女子上學,尤其是在看到日本也在興辦女學后,覺得這么做能夠開揚風氣。
汪大燮立馬回信給京城的李諭,表示自己會聯系留學生會館。
留學生會館比較積極的是魯迅和蔣百里等人,他們對這個剛剛赴任的留學生總監督還算有點好感,總比此前駐日大使蔡鈞要好一些。
不過實際上現在清廷已經注意到了日本留學生中革命思潮涌動,所以非常留意。
清廷對前任駐日公使蔡鈞也頗感失望,換成了一名叫做楊樞的外交官,他是廣州同文館的學生。
楊樞倒是比前任好不少。
在赴任的途中,愛新覺羅皇族還專門派了一名貝子載澤同行。
載澤是清亡后宗社黨的成員,也是溥儀剛登基時,力主殺袁世凱的皇族成員。
新任大使楊樞與載澤表示對留學生事務十分關心清廷的駐外使臣,大部分也沒啥別的事可做,而且留日學生的確革命思潮太濃厚,正好汪大燮要去留學生會館,于是一同前往。
東京駿河臺。
這里是曾經德川幕府時代的重要觀光區,也是江戶時期幕臣與大名的聚集地,他們爭相在此建造豪宅,因為這里能夠俯瞰神田川和江戶,眺望遠處的富士山;距離日本皇室的皇宮也很近。
中國留日學生會館,就設立在這個區域。
今天留學生們準備開辦年度“促學共進會”。
現在留日的群體已經超過千人,國內很快就看到了留學的好處,再加上汪大燮和新任公使楊樞的努力,再過一年留日學生就會接近萬人的恐怖規模。
所以這個群體還是挺龐大的,而且“破壞力”驚人。
今天留學生會館請來了優秀畢業生做演講,去年剛剛考入京都帝國大學應用化學系的馬君武。
京都帝國大學在目前的日本國,地位差不多僅次于東京帝國大學。
馬君武名氣也挺大,人家是同盟會的八位起草人之一;后來投身教育,是廣西大學的創辦人,還當過民國的教育總長。與蔡元培同享盛名,有“北蔡南馬”之稱。
早年間國內留學生學工科的非常少,馬君武后來還成了中國第一個獲得德國工學博士學位的人,挺不容易。
魯迅過去對他說“厚山兄,聽說今天公使還有一名皇室成員也會來,你今天的演講要不要改一改”
“皇室愛新覺羅”馬君武疑惑道。
魯迅點點頭“是的,與留學生總監督汪大燮大人一同來。”
馬君武納悶道“你怎么知道”
魯迅說“從國內傳來的消息。”
馬君武問道“你能和國內隨時聯絡”
“對啊,”魯迅說,“李諭你知道的。”
馬君武點點頭“當然知道。”
魯迅說“他有時就會給我發電報。”
馬君武又問道“你哪來的電報機”
魯迅湊到他耳邊小聲說“是新民叢報報社的。”
馬君武驚道“梁先生的新民叢報”
梁啟超基本是留日學生里進步派的精神領袖。
魯迅有些得意道“是的李諭先生說了情,我們可以使用他們的電報機,并且不用付費。”
“這可省了一大筆銀子”馬君武有些羨慕,“李諭先生是當今最厲害的科學巨擘,沒想到你能和他保持聯絡。”
魯迅說“不過他提的要求有時太難處理,我也不懂什么陰極射線管之類的奇怪東西。他讓我幫他在日本采買,真是難死。”
馬君武連忙說“我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