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全程,簡直要命。
從文物古跡同樣很多的意大利人嘴里說出來這種話,可見普契尼心靈真的很受震動。
李諭說“正好該吃飯了,我來請客。”
普契尼問道“可不可以叫上那位優秀的京戲藝術家”
“您說楊小樓當然可以。”李諭說。
普契尼又說“還有,餐飲一定要正宗風味的北京口味。”
“正宗風味有了”李諭說,“隨我來。”
然后李諭叫來趙謙“開車,去城北的護國寺街。”
趙謙問道“先生要趕廟會”
李諭說“帶著這位意大利的作曲家去吃小吃。”
趙謙說“那多不上臺面。”
李諭說“這你就不懂了,再說也不見得真的不上臺面。”
普契尼看到李諭的汽車,也很震驚“想不到在四九城里能看見這個東西。”
拉上楊小樓后,他們徑直開向護國寺街。
如今的護國寺街雖然沒有后世出名的“護國寺小吃”,不過清末民初的傳統,寺廟周圍往往會有廟會,在護國寺的周圍,廟會的特點就是小吃很多。
李諭一眼就看到了想找的東西,拉著普契尼走上去“老板,要四碗,哦不,三碗豆汁”
小販麻熘熘盛出來,李諭端給普契尼、楊小樓和趙謙。
趙謙不好意思道“先生,還是您來。”
李諭哪喝得下,對他說“我今天很飽。”
趙謙咽了口口水,端起碗刷刷就喝下去了。
楊小樓正經戲班出身,是吃過苦的,而且到了京城肯定學著入鄉隨俗,并沒有特別抗拒,只要是能吃的東西就絕對能吃下去。
別說豆汁了,花椒都能直接吃。
反觀普契尼,剛喝了一口就要吐。
李諭哈哈大笑“忍住”
普契尼再喝了幾口,竟然慢慢適應了。
李諭看呆了,“就,就喝了”
普契尼甚至贊不絕口,再要了一碗。
李諭當年在京城讀書時,嘗試過幾次,沒有一次成功喝下去哪怕兩小勺。
畢竟一提老北京小吃,第一個想到的肯定就是豆汁,甚至大冪冪都強力推薦過。
但李諭試過后,就明白張無忌媽媽說的太對了,漂亮女人都會騙人
真不知道為什么清朝時期那些旗人這么離不開豆汁,還說什么“北京豆汁兒,旗人的命根兒”。
據說連慈禧都很喜歡
反正李諭一直覺得,這東西賣出去100碗,至少90碗是賣給了好奇的游客。
普契尼說“我游歷法國時,吃過藍紋奶酪,有一絲相同又有一絲不同,太奇妙了,可惜無法兩樣東西一同品嘗。”
李諭下巴都快掉了,難道藝術家都喜歡拿刺激的東西找靈感
藍紋奶酪就著豆汁
真敢想啊,吃播恐怕都沒幾個敢的。
不過貌似真有這樣愛吃臭的人,不喜歡的人一口咽不下,喜歡的人一天都離不開。
普契尼很高興“等你再去歐洲時,我一定帶你嘗嘗同樣正宗的藍紋奶酪”
李諭一頭黑線,無奈道“真是太謝謝您了”
普契尼問道“我還聽說有一種叫做火鍋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