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倫說“有茶葉、瓷器、絲綢,還有,根據康納公使的要求,命人制作了一個王宮模型,參考了我的王府。”
康納其實想要的是故宮模型,不過慈禧沒同意,只能選擇了一家王府。
參展的東西倒不出所料。
李諭說“既然是世博會,而且會期很長,參展國家許多,藝術方面可以多點展示,比如京戲。”
溥倫問“洋人也喜歡這個”
李諭笑道“前段時間康納公使剛在公使館組織了一場文化沙龍,名角楊小樓登臺演出,各位大使都喜歡得很。”
“連他們都喜歡”溥倫有些吃驚,“既然如此,就讓同慶班一同隨行。”
反正是朝廷出錢,至少租下了大半艘輪船的票,完全可以多拉點人。
李諭接著說“此外,圣路易斯市還有一場叫做奧林匹克的運動會,可以隨行帶一些運動員,參與一下。”
“奧什么匹克”溥倫沒聽過這個詞。
李諭重復了一下“奧林匹克。”
溥倫搖搖頭“不知道”
李諭只好給他多解釋了一下“奧運會,哦,就是奧林匹克運動會,是一場國際間的大型運動會,將來地位不亞于世博會。而且,這是關乎和平的一場盛會。”
滿族過往一直崇尚騎射,對運動挺感興趣,雖然大部分滿人現在已經拉不開弓,不過想象中還是曾經金戈鐵馬的時代。
額,只存在想象中了。
溥倫也對“和平”比較在意,畢竟他是個很有自知之明的人,不僅對自己的定位有自知之明,對當下的國際形勢也有自知之明,打肯定打不過,和平是目前清廷所求。
但國際形勢,和平不是口頭說說,像日俄戰爭在家里打架還得忍氣吞聲求中立,就有點過了。
和平這東西吧,是打出來的,還是俾斯麥那句話概括得好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
溥倫聽完李諭解釋,感覺離得這么近,可以接受,于是答應了帶上張伯苓。
李諭目的達到,又和溥倫聊了一會兒,其他事情都完全同意溥倫的觀點。
離開溥倫府邸,李諭立刻把消息告訴了楊小樓和張伯苓。
楊小樓很疑惑“洋人聽的懂中國話”
李諭說“肯定聽不懂。”
楊小樓說“那他們連戲里講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嘍”
李諭點點頭“不知道。”
楊小樓尷尬道“這有什么意思”
李諭說“簡單,你們提前選好曲目,反正洋人自己肯定不會選戲。到時候把唱的戲文用紙板寫好,唱戲的時候有人舉著打出來就是。”
李諭把字幕這件事靈活用到了舞臺劇上。
不過想想倒是個好主意,畢竟現在電影差不多也就這么個水平。
楊小樓拍手道“帝師腦子真的好使”
李諭補充說“最好還能寫個故事梗概,在唱戲前就讓美國觀眾看到,效果更好。”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