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理工”的問題比較好解決,土地說到底也是錢的問題。
而且正好借由其校園升級的時間多薅幾個理工類講師
艾略特校長看李諭這么執著,于是說道“院士先生既然如此熱衷教育,我想本人可以嘗試聯絡一下另一所名校,畢竟他們也對東方感興趣。”
李諭問道“校長說的是”
艾略特說“耶魯大學。”
這感情好而且耶魯大學確實一直不排斥中國來的留學生。
歷史上,兩年后耶魯大學的雅禮會將在長沙開辦雅禮醫院,也就是后世著名的湘雅醫院。
如果早點開辦起來,更有好處。
耶魯和哈佛屬于百年瑜亮,你有的我也要有
李諭高興道“多謝校長”
艾略特也笑道“你不要高興太早。”
李諭心領神會“這幾天我會借助哈佛天文臺,再發點論文。”
艾略特這才滿意道“識時務者為聰明人”
李諭找皮克林臺長要來了一些近期的天文學周刊,隨便翻看了一下,很快就看到了一個比較有趣的內容,來自美國業余天文學家羅威爾,一篇名字叫做“關于火星運河的重要發現”的文章
“十多年來,我已經拍攝了數千張火星照片,毫無疑問,我看到了火星上面的運河我要說,我看到的比斯基亞帕雷利先生意大利天文學家觀測到的火星情況還要透徹
因為我不僅找到了斯基亞帕雷利先生提到的太陽湖、塞壬海以及亞馬遜森林,更看到了令人振奮的東西運河
是的,從照片上看,它們是這樣的清晰、眾多我已經繪制出了00多條火星運河。
運河是什么是人類的象征所以我敢肯定,火星上一定居住著人類
雖然我無法想到他們是如何達到的火星。不過從發現了冥王星的著名天文學家李諭的著作星戰系列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桉就是作品中令人浮想聯翩的星際飛船
只不過我還是不太明白為什么以前的人類有能力飛上火星。或許達芬奇先生的設計真的實現了呢只是今天已經失傳
這一切,我想只有李諭先生可以回答。
”
羅威爾還列出了很多火星運河存在的“證據”,比如他在文章中登出了一張自己繪制的火星地圖,上面甚至有綠洲,并且詳細記錄了季節性的變化,聲稱它們似乎反映了莊稼的榮枯。
行文中,羅威爾對李諭也難掩崇拜之情。此前他就對李諭發現了冥王星歡呼雀躍。
羅威爾是哈佛大學的畢業生,算是個業余天文學家、數學家。
他的經歷是不少業余科學家的典范出生在優握的家庭,衣食無憂;長大后工作輕松又薪酬很多。
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做到有錢又有閑,然后做自己比較喜歡的事情。
費馬也是類似的情況。
至于為什么這些人喜歡自然科學,我想有可能是他們一方面覺得有趣,天生的興趣使然;另一方面也可以向別人證明自己的聰明智慧超過其他人。
從牛頓開始,擅長自然科學在貴族圈里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不過考慮到歐洲的貴族文化,你如果沒有舉世矚目的成就,只是業余愛好可不行,必須首先是個貴族。
羅威爾研究的火星問題,是當下天文學的一個熱點,畢竟不是所有天文學工作者都有機會使用大型天文臺。
以目前的望遠鏡技術,觀測太陽系內的星體是眾多天文學愛好者很常規的一個選擇。
而且火星運河問題聽起來就非常吸引人,距離又比較近,作為研究課題再好不過。
李諭笑了笑,自己看來要打破大家的幻想了。
實際上,后世我們提到天文學,很多時候會叫做“天體物理學”。多了“物理”兩個字,內涵可就大大提升了。
后來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天體物理學是個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