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庇護十世思路再三后放下了心中成見,點頭說“我同意。不過問題是,如何把他們邀請進來。”
馬里亞諾說“我已經通過一些渠道得到了柏林大學教授、普魯士科學院院士普朗克先生的答復,他對我們的舉動非常贊賞,愿意加入。”
庇護十世說“教授加院士,的確有點噱頭。”
馬里亞諾接著說“而且,眾所周知,普朗克院士與李諭關系很好,有他出面,我們很可能把當今學術界最火熱的科學新星也拉進來。”
“聽起來更加令我覺得可行”庇護十世精神有些振奮起來,“普朗克院士的身份也符合作為將來羅馬教廷教皇科學院院長一職。你去牽頭,務必把李諭拉進來反正他身上已經有好幾個科學院的院士頭銜,多這一個不多”
馬里亞諾說“我相信此事不會麻煩。”
庇護十世同樣挺有信心“我們在大明國還有現在的大清國傳教這么多年,一直不見什么進展,要是能夠讓李諭進了我們的科學院,一定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教皇的想法還是有點理想化了。
不過歷史上羅馬教廷教皇科學院的確吸納了不少科學界大牛,比如赫赫有名的普朗克、波爾、盧瑟福、薛定諤等等。
都是近代物理學一等一的大人物。
當然了,他們基本只是在羅馬教廷教皇科學院掛個虛銜,并不會在羅馬做具體工作。
話說這個科學院也沒什么科研能力,無非就是這些科學家感覺可以促進一下兩邊的和諧關系。
而且歷史上,羅馬教廷教皇科學院在1936年才成立,那時候歐洲已經經歷了一戰的重大創傷,又似乎籠罩在了新的戰爭陰霾之下,人心惶惶,科學界很想讓世界維持一下和平狀態。
教廷畢竟還是在世俗世界,尤其是歐洲有些影響力的。
國家地理雜志在刊登了青贊的照片后,果然引起了巨大轟動。
高原獨有的神秘氣息以及近四千米之上的布達拉宮實在是太讓人心馳神往,難以忘懷。
這種感覺很像后世太空望遠鏡傳回壯觀的創生之柱照片或者拍下第一張黑洞照片一樣,對人的震撼效果太大了。
對當時的人來說,都像解開重大自然謎團般。
人類,刻在基因里的就是好奇心。
青贊照片盤活了國家地理,李諭也不忘專門打包寄了十幾份給北洋的唐紹儀。
此時英軍已經與當地政府違規簽訂了不平等條約。
不過清廷現在對這種條約已經非常敏感,根本不敢接受,于是決定派人去繼續談判。
代表之一就是懂英文和洋務的唐紹儀。
唐紹儀去西苑面見慈禧時,專門帶上這本雜志。
慈禧本人去過的地方不多,第一次看到遙遠西部的照片時,非常激動,拉著心腹慶親王奕劻以及那桐一起仔細參詳。
幾人對這些珍貴的照片看得津津有味。
唐紹儀適時說道“太后、王爺,還有這篇李諭手書最后的一片凈土,請您觀詳。”
慈禧取過來,看后嘖嘖稱贊“寫得倒是不錯,這個李諭還是有著拳拳之心,值得嘉獎。”
唐紹儀說“而且,如此美好的凈土,絕不能讓英吉利國人再沾染。”
慈禧道“說得很好。這次談判任務艱巨,希望唐道臺處理得當,成功后,加官晉爵自不用說。”
慈禧現在不敢對洋人說什么狠話了,字詞用得很慎重。
但唐紹儀不管太多,行禮道“臣定不辱使命”
貝爾作為美國國家地理協會的總裁,對雜志的發行肯定最為高興。
他興奮地找到李諭,對他說“你簡直就是雜志之救星,幸虧我沒賣掉國家地理,不然被你買去,肯定又偷偷發展起來。”
李諭笑道“都說了,我可不懂什么地理,哪有這個本事。”
貝爾卻說“不懂地理沒關系,懂不懂攝影”
李諭說“也不算懂,不過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