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北大紅樓是京師大學堂找比利時公司借款興建的,而且耗資不菲,總價20萬銀圓,利息為9,分20年付清。
比利時人從中賺了不少。
因為一般晚清時期的借款利息都是5左右,即便是商業借款,利息一般也就7而已。
此外,京師大學堂還要支付給中間人四千元的回扣。
還沒完,大樓由比利時工程師負責設計并監造,費用為工程費總額的5。
而后世建筑設計行業理論上收費標準只有1645。
問過一些從業者,實際執行中收費還要低于這個標準很多。
另外,工程的施工方也是洋人的公司,應該是比利時方面的關聯公司。
總之,比利時在這筆貸款建樓的買賣中利潤很豐厚。
而當時的北京大學并不像清華大學或者后來的燕京大學那么有錢,可謂付出了很大代價。
但京師大學堂目前的確校舍緊張,實在是無奈之舉。
李諭刷刷刷地邊畫邊說,他對這座超級有名的建筑相當熟悉,但張百熙和朱啟鈐卻看得面面相覷。
二十分鐘后,李諭看著眼前亂七八糟的紙張,滿意道“兩位大人明白了嗎”
“呵呵呵”張百熙尷尬地笑了笑,然后看向朱啟鈐。
朱啟鈐撓了撓頭“帝師,要不您只畫個輪廓,然后說一說情況,我來畫如何”
“那感情好啊你為什么不早說”李諭把鉛筆遞給了他。
李諭沒想到朱啟鈐竟然會建筑速寫,這是后世大學里建筑專業學生的必備技能之一。
雖然比較粗糙,但整體的輪廓以及大致的設計思路都可以表示出來。
剛才朱啟鈐已經聽了個大概,再問了幾個問題后,很快就畫了出來。
李諭感慨道“像,真是太像了。”
朱啟鈐不知道李諭為什么會說“像”這個字,更不能理解自己畫得與他畫的那張鬼畫符哪里像了,但還是說道“帝師在建筑的初步設計上,確實出類拔萃。”
李諭嘿嘿一笑“我只是見過而已。”
張百熙說“果然多在國外走走有好處,疏才的眼界越來越寬,連營造這種事都可以通過觀察做到如此水準。”
李諭被夸得不好意思,“但細節設計還需要深化,如果自己不好完成,可以找洋人的設計公司,但預算您就說只有5萬銀圓,這樣他們的抽成就少了。”
張百熙豎起大拇指“疏才還懂得討價還價,就按你說的辦。”
北大紅樓在民國的地位不用多說,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都是在這策劃的。
張百熙囑咐朱啟鈐盡快辦理設計一事,然后說“疏才,資金的事一定不要忘了。”
李諭笑道“我哪敢騙校長。”
張百熙說“你放心,我不會白要你的錢,以后學生宿舍租出去后收上來的錢,都會還給你。”
李諭擺擺手“這倒不用,還是留給學校吧。”
晚清民國的北大財政問題一直很難解決,時常捉襟見肘。
“想不到疏才年紀輕輕就能有如此胸懷”張百熙真的有點感動了,現在有幾個達官貴人能拿出這么多錢贊助學校,別人估計會當成傻子。
于是張百熙又給朱啟鈐加了一條“今后學校里要像洋人的學校一樣,掛上名人畫像,必須也包括疏才的畫像”
朱啟鈐立馬答應“在下一定照辦。”
李諭想想就頭大,以后在北大紅樓的那幫子人可都是大佬啊,于是婉言道“校長,其實我覺得還是掛一些先賢比較好。”
張百熙不假思索“這是當然,咱們的還有洋人的都放上,什么孔子、孟子、朱子的,還有倫琴、洛倫茲、居里這些拿過諾貝爾獎的。以顯示我們不忘根,又放眼世界的態度。”
朱啟鈐拍手附和道“好”
“可是”李諭說。
張百熙打斷他“你也是拿了諾貝爾獎的人,有你的畫像更能激勵學生,這件事我早就想好了,你不同意也得同意”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