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段歷史故事,全是公知們編造的
一切不過是埋汰中國、捧高西方的謊言。
德國人未雨綢繆,設置“存放備件的小倉庫”情節,純屬歷史謠言。
而公知們感慨的“中國技術落后100年,工業精神落后300年,”更是別有用心者的欲加之罪。
誠然,為了與英法競爭,德國下血本,力圖把青島打造成“模范殖民地”。
畢竟德國起步晚,又想要沖擊英國的日不落帝國地位,所以全球拼命找剩下的殖民地。
青島簡直是無法想象的好地方,背靠華北平原腹地,如果有鐵路連通,根本不弱于廣州。
于是一批德國頂尖的城市規劃專家、建筑設計師被派到青島,帶領中國工人,在青島城區興建房屋建筑和排水系統等基礎設施。
其中自然包括下水道工程。
放在今天看,這一工程確實有那么一些可圈可點建成的管道總長0公里,寬闊處甚至可以跑汽車。
不過,擅長歷史杜撰的“公知”,只呈現了“歷史井蓋”上面,卻刻意地不把“井蓋”翻開。
如果任何一個人給你說,殖民者是為了讓殖民地更加繁榮昌盛,那他不是傻,必然是壞
德國在青島的下水道工程,壓根兒就不是為中國人準備。
殖民時期的青島被分為西人區和華人區,德國人住在西人區,中國人則住在大鮑島等華人區。
下水道這種現代化設施只分布在西人區,華人區根本無從享受。
德國海軍建筑顧問博克曼甚至說“下水道工程避免中國居民用過的臟水流經歐洲人居住的地方,這些臟水會產生極大的危害。”
下水道確實是城市的市政工程中的重要一環,堪稱城市腎臟。
但后世的現代化青島可是近千萬人口的超級大都市,已經過數輪擴建,德國下水道遺留的管道,只剩下26公里,不會有公知不懂排污工程還敢說這點管道可以勝任龐大的青島市的排水任務吧
青島之所以不易積水,根本原因特殊的地形西北高、東南低,三面臨海。
積水可以迅速排入大海,很難形成內澇。功勞簿上,可以寫地形,可以寫大海,但卻寫不到德國。
更何況現在的青島下水道,是adea。
蔡元培的眼界屬于民國時期比較開闊的,他后來留學德國,對德國有很深的感悟。
蔡元培說“我知道疏才兄弟是普魯士科學院的一名院士,而歐洲在文化等各個方面仍然執世界之牛耳,甚至于你所說到的美國,在德國人眼中也不過是蠻夷之地。”
蔡元培說的其實是現實情況,起碼一直到一戰結束之前,歐洲仍然沒有十分看得起美國。
即便那時候美國的經濟、軍事、科技全都超過了歐洲,但歐洲人骨子里的那種驕傲無法改變。
李諭倒是不討厭這種驕傲感,因為中國也有
文化自信嘛,其實根植在骨子里,只不過缺少釋放的媒介。
李諭再不懂政治經濟學,以一個百年后人的世界觀也遠超此時的任何人,兩人邊喝酒邊聊了起來,一直喝到深夜。
蔡元培深深打了個酒嗝,“疏才兄弟,我很少喝這么多酒,能讓我甘心喝酒的人更少,你是少有的一個。”
李諭腦袋也有點暈。我去,民國這些大佬怎么一個個酒量這么大不科學
李諭回道“鶴卿兄,來日方長,這點酒算什么,毛毛雨”
蔡元培哈哈大笑“小子,改天我帶一個能喝的,保準你喝到不省人事”
李諭也笑道“小弟早就不勝酒力。”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