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和欽說“咱們貌似沒聽過有這么好的糞堆,如此說來,以后終究離不開合成化肥。”
李諭點點頭“將來搞肯定要搞,但我給你說這么多的意思是,沒必要現在就把精力放在化肥上,即便取得技術上的突破,也無濟于事。”
虞和欽嘆了口氣“我明白了。只不過看著如此多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日日吃不飽飯,心中有些難過。”
李諭說“現階段可以買嘛,將來國內宣稱一下,或許有那么一些開明的大地主愿意用。”
虞和欽說“只能如此了。”
其實后世很多國家也是買化肥,就算印度阿三這種擁有全世界最大耕地面積的國家,化肥仍舊嚴重依賴進口。
很難想象。
不過這也是歷史原因,咱們剛建國時,歐美封鎖技術,被逼的只能研究化肥工業。
而印度左右逢源,輕松就可以在國際市場上買到化肥。
一個是短痛,一個是長痛
中國真是被技術封鎖了快一個世紀,封鎖到快要啥都自己搞出來了。
李諭還是得讓虞和欽好好研究研究化肥工業的,到時候能早點突破封鎖也是好的。
虞和欽突然又說“對了,疏才兄,你是科學巨子,我有個問題想與你探討一下,你隨我來。”
李諭跟著他來到了其住處,虞和欽在書桌上拿起了一本筆記“我在留學的時候,讀了許多化學著作,時常想把它們翻譯成中文,但很多術語頗為苦惱,因為需要憑空創造。早年間,徐壽先生已經把大量化學元素翻譯到了中文,而我在讀有機化學時,卻發現并沒有類似的翻譯。”
李諭說“很好的一項工作,我的確能幫點忙。”
有機化學里很多詞就是虞和欽參與創造的。
李諭坐在了書桌旁,與他一項一項推敲了起來,其實虞和欽已經有了比較完善的想法,一些命名已經很現代,比如醇。
李諭做了一些補充“你寫的這個醇精,如果譯作醚更加簡單。然后引入烷、炔、烯字眼,它們都帶火字旁,暗示了性質,更加讓人好上手。比如你在書中的三炭矯質,可以直接叫做丙烷。”
虞和欽興奮道“果然連門捷列夫先生都要稱贊你的化學造詣,疏才兄你簡直是化學翻譯的天才甚至還用到了天干地支你是怎么想到的”
李諭笑道“名字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虞和欽豎起大拇指“好詩”
atdivcsstentadva李諭說“我僅僅提到一個思路,后續的整體命名規則,還要你來完成。”
虞和欽指著筆記本封面的“有機化學命名草”幾個字,“我會盡快完成。”
李諭此時環視他的房中,看到桌子上擺著筆墨紙硯,旁邊還放著一些卷軸,另外角落有一架古琴。
李諭笑道“你的書房擺設得真像個文人書房。”
虞和欽說“這些都不是擺設。”
“不是擺設”李諭問道,“總不能你會寫實作畫還會彈琴”
虞和欽得意道“這次是你說對了。”
李諭大驚失色“不是開玩笑”
“不信不信我就給你撫琴一曲”
虞和欽坐在那架古琴旁,隨即撥弄琴弦,還真彈奏起了古曲。
李諭是徹底服了
看來不僅國外的科學家懂藝術,國內的也一樣啊
一個個的都挺全能。
愛因斯坦會拉小提親,普朗克、玻爾茲曼會鋼琴,此后獲得諾獎的巴克拉是聲樂高手,眼前的虞和欽則能彈古琴。
難不成科學圈里就自己不會音樂
不行李諭深受刺激,越發感覺自己有必要開發個藝術愛好,不然真沒法和他們開沙龍聊天了。
但你別說,還得是傳統樂器有古韻。
一曲終了,李諭拍手說“好只可惜此時更像對牛彈琴,因為我根本不懂音樂,只是覺得好聽。”
虞和欽笑道“好聽就夠了,懂不懂并不重要。”
李諭指著那些卷軸“這里面是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