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的設計理念太先進,不用懷疑,只要推出,必然成為主流。
此外,李諭又設計了一套發動機水冷系統。
目前的汽車水冷系統同樣比較早期,是利用水的物理特性來實現發動機冷卻和降溫。
但這套早期的冷卻系統無法對水溫和水流量進行主動控制和調節,汽車啟動需要長時間熱車;同時,在天冷的時候,發動機會長期處于低溫不良的工作狀態。
而目前汽車的主要銷售地區都免不了漫長的冬天,所以是個比較嚴峻的問題。
另外,發動機的不良工作狀態還會加劇汽油的不充分燃燒,導致污染加重。
現在的發動機熱效率本來就低,不充分燃燒又會導致油耗增大,汽車續航里程降低。
總之有很多不良影響。
如今汽車零部件尚且不是很多,發動機艙的空間比較好布置,并且汽車早早就配置了水箱。
所以李諭的這套冷卻系統會成為必備。
兩項汽車專利的申請很快就通過。
而考慮到生意不斷擴大、美國股災、華爾街金融巨鱷的入股等因素,李諭又對自己在海外的公司進行了一些調整。
李諭準備將無線電、汽車業務分離成兩個獨立的子公司,然后用y公司進行控股。
這個道理很好理解。
可以借鑒一下后世的三星集團。作為韓國的巨無霸企業,其控制人李氏家族其實僅握有很少的股份,不超過10。
如何用極少的股份控制整個公司是很多創始人所關注的問題,因為企業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股權稀釋無法避免。
具體的操作很復雜,但道理很簡單,主要就是通過多層持股。
打個比方,三星資本是1000億,按道理,至少持有51以上才可以控股。
但可以在三星之上設一個公司,由這個公司對三星控股。姑且叫做a公司,a公司的注冊資金可能只有400億,它持有三星51以上的股份,有決定權。
繼續在a公司上設立一個b公司,b公司控股a公司,而b公司的注冊資本可能只有100億。
如果持有b公司51以上的股份,也就是51億,就是b公司的控股股東。能夠通過b公司控制a公司,繼而再通過a公司控制三星。
反正就是幾輪嵌套,最終手里只有幾個億,便可以控制龐大的三星集團。
并且a公司記憶三星控制的其他公司,也可以通過b公司實現控制,結果就是用幾個億操作千億大盤。
甚至都不需要b公司51的股份,只需要保證自己以及自己的盟友一起控制b公司51的股份就可以。
現實中還會有很多經濟、法律、會計、政策等因素,挺復雜,但暫時這么理解沒問題。
各位如果看看三星的股權結構圖就會直接暈掉,但抽絲剝繭最后還是通過幾個控股公司實現對三星集團的掌控。
難怪都說注冊會計師考試中的合并報表是噩夢存在,考試甚至僅僅是非常簡單的情況。
李諭以后勢必要培養一個好的會計師,還得是自己核心的人。
總之多層控股的好處很多,不僅可以做到四兩撥千斤,降低風險,關鍵還能把自己藏在幕后。
將來如果想要通過美國這邊的y集團滲透、參股三井財閥,李諭盡可能隱藏自己絕對是明智之舉。atdivcsstentadv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