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曾和吳稚暉都贊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靜江好謀略。”
張靜江說“但這件事操作起來有點難度,需要通過媒體的方式獲得猶太人關注;而在報紙上又不能寫得太同情猶太人。”
李石曾他們都是文人出身“筆法我們懂,就是翻譯成法文后,不知道對方可不可以理解。”
張靜江嘆道“所以我等要精研法文、英文、德文。”
蔡元培對李諭說“聽說疏才兄弟與德國的猶太高層接觸過,你認為此事靠譜嗎”
李諭說“都是利益而已,不要許諾什么,向他們借款便是。法國的金融發達,融資能力很強。”
張靜江說“可我們不太懂金融,帝師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至少比我們要清楚。”
李諭說“紐約上市是有華爾街的金融巨鱷參與,其實我真的不太懂金融。”
張靜江只能說“我們還是想辦法從猶太人手里籌錢吧。”
李石曾說“猶太人與我等都是苦命之人,想必他們會有共情之心。”
李諭說“談錢就行,最好不要和他們聊共情之類的話題。”
李石曾不太了解“為什么”
李諭是穿越者,太了解后來的歷史了,復國后的猶太人,又把對猶太人的仇恨化成了對巴勒斯坦人的迫害。
冤冤相報的,根本沒有頭。
但這種事沒法和他們說,李諭隨口道“因為他們看重的是錢,既然對他們有所求,就不要表現出任何對他們的憐憫之心。”
說話間,張靜江的一名仆人走進來“少爺,孫先生的電報。”
張靜江打開電報,上面只有一個字母“e”。
張靜江看后不禁眉頭緊皺,“怎么這么快”
李諭問道“暗號”
張靜江說“嗯,是我與孫先生約定好的,如果他需要資金,就給我發電文,a為1萬元,b為兩萬元,c為3萬元,以此類推。”
e就是5萬銀元。
張靜江惆悵道“我的貨款還沒有回來,手中只有兩萬銀元。不然先找猶太人賒賬吧。”
他真是對中山先生的革命事業傾其所有。
后世有人稱他“民國呂不韋”,但人家并沒有搞“奇貨可居”,辛亥之后沒去做大官。
李諭忙說“千萬別,這時候還沒有獲得他們的認可,只能借高利貸。”
張靜江無語道“那怎么辦”
李諭說“錢我可以,不過要盡可能保密。”
張靜江感激道“先生真是有大義之人”
李諭現在已經意識到,想要搞工業,賺了錢,就免不了這些事,隨他去吧,只要是不妨礙自己的事就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