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李諭說,“每個人的調查問卷都是同樣的幾個問題,比如
你非常需要別人的喜愛和欣賞;
你表面自律,內心卻缺乏安全感;
你經常會懷疑自己是否做了錯事;
你喜歡變化,當受到限制時,會覺得不滿;
你為自己的獨立思考感到自豪,不會輕信別人;
你時而外向和藹,時而內向謹慎等等。”
弗洛伊德恍然大悟“每一條都是模棱兩可、模糊不清的評判。”
李諭笑道“所以你知道為什么學生們都會打出高分了吧。”
弗洛伊德畢竟是搞心理學的,很快說道“從這個例子中,似乎可以推斷,人們會把模糊且足夠通用的描述錯認為是量身定做。”
李諭說“每個人都在以自我為中心,江湖術士、算命先生、星座專家們之所以能夠橫行于世,靠的就是這種心理吧。”
弗洛伊德說“在學術上,這是典型的個人認知謬誤。”
他說得太學術了,后世這種現象就被稱為“巴納姆效應”。
弗洛伊德繼續說“你舉的例子非常有趣,回到維也納后,我會親自進行試驗。”
李諭說“這種試驗,我想在哪兒做都一樣。”
“有道理,”弗洛伊德說,“在克拉克大學和斯坦福大學,我會直接引用。”
吃完早餐后,他們先去看了看馬戲表演和展覽。
李諭這輩子就沒看過馬戲,但進入大帳篷后,發現人很多,還挺受歡迎。
他更感興趣的還是展覽,在大棚子的旁邊的一個小展鵬里,李諭看到了克倫威爾的頭顱,實話說有點瘆人。
另外還有到了幾十年后還在地攤文學的各種“世界未解之謎”中頻頻出場的斐濟美人魚。
這玩意就是個世界級大造假。
其實是巴納姆用一只猴子的部分軀干和頭部,與魚的后半部分縫合在一起,再覆蓋泥紙漿而制成。
就這么個粗制濫造的破玩意兒,竟然誆騙了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數十年之久,給了地攤文學持續不斷的創作靈感。
歐洲本來就有美人魚的各種傳說,這下可好,很多人直接“眼見為實”,信以為真。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