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聽者有意
京城的新學進展的確慢了上海、天津、廣州、武昌等地一大步,目前京城子弟想要學點新學要麻煩不少,只能去一些教會學校,并沒有新式小學。
嚴復作為京師大學堂的高層,接下了在京城辦新式小學的任務。
考慮到京城人口很多,東西跨度不小,所以嚴復迅速選定了兩個地點一個是京師女子學堂所在的石駙馬大街今新文化街,另一個就是離李諭居住的東廠胡同不遠的史家胡同。
京師女子學堂的房屋比較多,但招生卻不是特別多,正好把一些閑置的房子用來建小學。
史家胡同則有一些教育機構,比如專門負責審核赴美留學的游美學務處。由于游美學務處目前已經得到了清華園這塊更大的土地,所以史家胡同的房子也有一些空了出來。
后世北京大名鼎鼎的史家小學,濫觴便與游美學務處有關聯。
六歲的凌叔華上了這所小學,并從此與史家胡同結緣。
按照慈禧的要求,呂碧城當了一名女教習。
雖然她已經是天津北洋女子公學總教習,不過京城的風氣并不如天津一樣開放,即便只是一個影響力不大的小學,還是成了京城人士街頭巷尾的談資。
清茶館中,幾個閑散旗人正在喝茶閑聊。
“真是開了眼一個娘們兒竟然當了教習滑天下之大稽”
“人家是京津才女,你肚子里的墨水說不定還沒她多。”
“切娘們兒就是娘們兒要讓我去聽一個娘們兒對我指指點點,還不如殺了我”
“我聽說人家不僅才氣大,樣貌還不可方物。”
“那學生還有心情聽課有辱斯文”
瓜皮帽崔老三哼了一聲,說“你們少瞎扯了,碧城姑娘現在是李諭的夫人。李諭知道嗎,當朝帝師。”
“帝師又怎樣,不過是個漢人。”
崔老三吸了吸鼻子“人家現在住的是當年榮中堂的府衙,榮中堂可是貴為宰相的人物,再看看你們。”
“宰相府他敢住那地方”
“租的唄,”有人說,“他崔老三就是個牙商,專門做租房這檔子買賣。”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那人琢磨了一下,突然眼光一閃,“我想到一個絕妙的發財門路。”
旁人問道“什么門路昌大嘴,你平時放了多少閑屁,沒一個應驗。”
“這次準了”昌大嘴得意道,然后問向牙商崔老三,“帝師李諭真的住進宰相府了”
“那還有假”崔老三說,“白紙黑字,寫了契約的。不過聽說到期后,醇親王府想把房子要回去。”
“咋個兒又要回去”昌大嘴問道。
“那我就不知道了,人家王爺有錢唄。”崔老三說。
崔老三并不知道,其實是因為醇王府已經有了一些消息慈禧想要立皇儲,雖然人選還沒定,但很可能就是醇親王載灃或者載灃的兒子溥儀。
仔細想想,的確沒有其他更合適的了。
現在與慈禧關系最近的兩位王爺是醇親王和慶親王,而慶親王奕劻血統離著有點遠,只能在醇王一脈選。
溥儀的母親瓜爾佳幼蘭,正是榮祿的女兒。
昌大嘴趕忙問道“宰相府在哪”
崔老三說“當然是東廠胡同。”
昌大嘴說“你聽這名字”
他抓了一個帽子戴上,就跑了出去。
崔老三剝開一個花生,鄙夷道“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昌大嘴來到東廠胡同,拉住一個人問道“那里是不是榮中堂以前的府,現在住著李諭”
被拉住的人正是趙謙,他說“對啊,咋了”
“沒啥。”
昌大嘴走到門口看了幾眼,暗暗點了點頭,接著走了。
他走了大半天,來到京師警務廳外面,大大咧咧對門口兩個穿著黑色新式警察服裝的巡警說“我要報官擊鼓”
門口的巡警譏笑道“報官得去衙門,這里是巡警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