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哈佛醫學院
中國被冠上東亞病夫之名,肯定是與鴉片脫不了干系。
到了晚清,保守估計吸食鴉片的人群也差不多達到了兩千萬之巨。這個數字非常可怕,其他國家加起來的癮君子估計都達不到。
敲髓吸血,不過如此。
晚清的高層如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等人,早就明白鴉片必須禁絕,已經拖不起。
1906年左右清廷出臺了禁煙方面的規劃,打算在十年以內掃清國內的鴉片煙毒。
當然了,作為穿越者,李諭知道這個目標不可能實現,更多的是象征意義,只有49年以后新時代下的中國才能做到禁毒。
整個民國時期,由于一些軍閥以及日本的支持,鴉片泛濫一直很嚴重。
但現在什么都不做肯定更麻煩,正好新興的工業強國美國對禁煙事務更大力支持,所以清廷準備借助他們的幫助把禁煙至少先提到有法律約束的明面上來。
美國方面是有自己利益考量的,在沒有鴉片貿易的美國人看來,鴉片泛濫會削弱清王朝的購買力,嚴重影響美國對華貿易出口。
有美國撐腰,晚清王朝就壯起膽子,憤然向在鴉片貿易中獲利最大的英國提出正式照會,就禁煙問題展開磋商。
國際輿論的強大壓力,迫使英國讓步,承諾支持清王朝的禁煙。
口頭協議肯定還是不行,所以清廷聯合美國政府在上海召開了禁煙大會。
唐國安邀請李諭共同參加,會議舉辦地是匯中飯店此后改名和平飯店。
參加的國家挺多,除了美國、英國,還有日本、德國、印度、荷蘭、法國、葡萄牙等。
不過從陣營上看,除了英國與荷蘭,其他國家全部支持禁煙。
但英國代表還是要狡辯一下的,他們發言道“依照我國之外貿統計,香港等地從未向大清輸入鴉片。”
唐國安早有準備,他可不是以前的守舊派官員,懂得用數據說話,唐國安拿出厚厚的一疊文件“這是太古洋行和沙遜洋行每年從香港、新加坡向我國輸入鴉片的數據,僅僅是太古一家就如此之高,遑論其他更多的洋行。”
太古洋行當初為了融資,的確拿出過這些內部數據,現在唐國安直接當做反駁的武器。
見英國代表沒了聲音,荷蘭代表立刻跟上“禁煙可以,但我們必須確保貴國禁煙的實行力度。我提議在上海、北京、廣州、武漢設立禁煙辦,由各國代表負責監督,并且獨立于各地政府,專職辦理。”
唐國安懂外交,立刻明白荷蘭代表是想借著禁煙旗號再次對各地海關、財政進行滲透控制。
唐國安說“即便成立禁煙辦,毫無疑問,每個設在我國的禁煙辦主事者都應由我國人員擔任。”
唐國安直接堵上了荷蘭代表的想法。
緊接著,唐國安又朗聲說道“吸食鴉片是我們國家所必須面對的最緊急的道德問題和經濟問題。這種危害也會危及到其他各貿易國。從吸食鴉片所產生費用的損失,到吸食者無法從事勞作的二次損失,來計算吸食鴉片給中國帶來的經濟損失,不但影響了中國,而且影響到全世界的國家因為如果全世界賣給每個中國人的東西像賣給每個日本人的東西一樣多,全世界每年就能從中國賺到30億兩銀子”
唐國安的策略與李諭在美國搞工廠一樣,雖然很無奈,但必須同時站在自己以及對方的角度考慮,替對方想好處。
也就是只有雙贏的方案列強才會接受。
這就是弱國的外交。
唐國安等這幫早期的外交官很會和老外打交道。
美國、日本、印度幾國看到大清竟然有這么懂行的外交官,更加鐵了心一起禁煙。
他們是有著充足理由進行禁煙的,自從中國自己終止鴉片后,對印度的鴉片需求大減,所以很多印度種的鴉片只能“自產自銷”,導致印度國內出現了大量煙民。
日本屬于早期間接上的鴉片貿易受惠國,當年打敗大清,清廷深陷鴉片泥潭算得上一個助力。不過現在日本改變外交政策了,禁煙對他們更加有利。
美國德國更不用說,他們根本就沒從鴉片貿易中受益過,樂于看到英國削減海外收入,方便自己挑戰英國長達百年的霸權。
所以會議實際上進行得很順利,各國很快通過了禁煙章程。
唐國安現在對禁煙很有底氣,一方面大家深知鴉片危害,另一方面,卷煙的出現直接宣告了鴉片沒落。
卷煙既能滿足煙民的特殊需求,又不至于讓稅收減少。民國時期很多軍閥鼓勵鴉片,就是為了軍費,現在有了卷煙,實際上更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