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成基撲了撲衣服,把刀子扔在了地上,“俺不要了火車也不想坐了有什么大驚小怪的”
李諭對俄國士兵說“一把好刀要一個銀圓,估計是他舍不得。但為了配合工作,這不也扔了。”
俄國士兵還想說什么,但剛才根本沒有聽懂中文,只能相信李諭說的,“但他必須立刻馬上離開火車站”
李諭對熊成基說“聽到了嘛,兵爺讓你趕緊離開他的視線。”
熊成基裝作大搖大擺往外走“俺問心無愧,心里沒鬼。”
離開火車站數百米后,熊成基突然感覺有問題,自己八成有可能被人賣了。
他立刻奔回自己此前投奔朋友介紹的一戶人家,果然看到他在屋中數錢。
熊成基推門而入,怒喝道“你在干什么”
對方大驚失色“你怎么回來了”
“果然賣我”熊成基本想動殺心,但手里沒了刀子,抄起棍子砸了過去,然后溜之大吉。
歷史上,他本來今年就會因為刺殺載洵事情泄露而身亡,但恰巧遇到了李諭,撿回了一條命。
不過以現在革命派的危險處境,這些刺殺第一線的人能再活多久實在不好說。
乘上火車后,李諭坐在了上等車廂,與載洵以及薩鎮冰的車廂相隔比較遠,并沒有見到面。
直到在京城下車時,薩鎮冰才看到了李諭,他意外道“帝師也在這趟火車上”
李諭假裝說“薩提督,我也沒想到您在。”
薩鎮冰說“本人與海軍大臣載洵貝勒剛剛考察了歐洲各國海軍事務,然后乘坐俄國的西伯利亞鐵路返回。”
李諭說“這么說,如今的西伯利亞鐵路已經向其他人開放。”
“沒錯,這趟鐵路實在方便,”薩鎮冰說,“對了,我們在考察海軍時,不少洋人海軍將領均對無線電大加稱贊。用咱們的兵法說,可以料敵先機、知己知彼。”
李諭說“軍隊里的事情我不敢評價,不過無線電哪怕在民用領域,也是非常優秀的。”
薩鎮冰說“我會盡快提交奏折,擴大在海防領域采購無線電,我愿稱之為無聲之長城。”
胖乎乎的載洵此時走過來說“長城早就廢了,想要戰勝外敵,光靠一點小伎倆有什么用,咱們大清應是堂堂之陣,正正之旗。”
李諭說“貝勒爺,這叫做無線電通信,不是小伎倆。”
薩鎮冰也說“無線電在軍事上的優秀作用,于日俄一戰中已經凸顯出來。”
“是嗎”載洵訝道,“我怎么不知道”
李諭很無語,根本不想跟他解釋。
但薩鎮冰卻不厭其煩給載洵科普起了無線電,只不過他也僅僅知道個皮毛,說了個大概。
即便如此,載洵還是聽不進去,打斷道“薩提督,這些小事以后不要再跟我提,你自己看著辦就是。”
此時的北京城里很熱鬧,因為停了快一年的慈禧棺槨,終于要運往清東陵。
慈禧與光緒一起死,導致兩人的葬禮亂作一團。鋪張浪費了一輩子的慈禧,早就安排好了自己的風光大葬。
在她死后一年,清廷才準備完善。
清東陵在河北省遵化,路途遙遠,有120來公里。
送葬隊伍達到了差不多上萬人的規模,需要走五天才能抵達清東陵。
慈禧的棺材叫做“梓宮”,有一噸多重,光抬棺的就有一百多人。他們還分了好幾班倒,所以光抬棺的估計就有近千人。
這是京城里的一件大新聞,不少報社都準備來拍照報道。
不過清廷卻早早發了圣旨,嚴禁任何拍照行為。
但越是這樣,誰能拍到照片越能賣出高價,總有人鋌而走險。
李諭只是遠遠看了看,不是不想近距離,而是湊近了要磕頭。
但李諭選的地方視野太好了,當他好整以暇拿著個小望遠鏡和呂碧城嗑著瓜子時不時看一眼時,幾個人突然在他們不遠處開始架設照相機。
李諭對呂碧城說“我們離遠一點。”
這群人從天津來,他們是一家叫做福升照相館的人員,明顯想要搶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