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正好在院中鍛煉身體,看到后,走過來說“兩位請進吧。”
錢玄同說“院士大人果然如章師所言一樣,雖學識淵博卻極為淡雅隨和。”
李諭笑道“多謝太炎先生夸贊。”
他們當然不明白,是因為李諭早就在歷史書上了解過他們,知道這些人以后都不是等閑之輩。
周作人問道“院士大人門口那個奇怪的門釘是什么”
李諭說“電子門鈴呀,租界并不少見。”
周作人說“原來如此,門鈴竟也可以用電,在下一直困惑于電到底是種什么東西,怎么什么事都可以做。”
這個問題要解釋清楚太復雜了,除非給他們兩個上一兩個鐘頭的科普課程才能講到皮毛,于是只是簡單說“電就是一種能量,能夠驅動各種各樣的機械。”
周作人說“洋人是真會發明東西。”
李諭說“其實所有的科學,都是早就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并非洋人發明,只不過聞道有先后,咱們晚了點而已。”
錢玄同是以后廢除漢字的鼎力支持者,說道“不是西洋文化固有之強嗎”
李諭腦中一閃,他突然有那么一點理解為什么民國初年會有那么多廢除漢字、廢除中醫的運動了,一方面當然是此時對西洋的極度崇拜;另一方面,就是沒有仔細研究為什么西洋如此之強,壓根不明白背后的原理。
看來以后不僅要引進一下名人傳記,更主要的是要親自編撰一部科技史,讓國人知道科技發展到底是怎么一步步來的。單純的盲目崇拜是最可怕的,會迷失自我,被人利用。
錢玄同看李諭愣了幾秒鐘,又問了一遍。
李諭說“西洋科技之強不過幾百年,對于數千年的文明來說,并不長,怎么會是固有之強”
周作人說“說起來,剛才我們兩人還在門口想,帝師會不會以為我們兩人在兩小兒辯日,不知這個孔夫子都無法解答的問題,有沒有科學上的解釋”
李諭說“其實很簡單,只要知道地球如何自轉與公轉就可,當年沒有望遠鏡,回答不出來沒什么。而且這個故事本身不就在說學無止境嘛”
周作人贊嘆說“帝師果然淵博。”
錢玄同拿出了一個小禮盒“章師聽聞院士大人喜得貴子,特意讓我們回國時路過京城,送上他的祝福。”
李諭感激道“沒想到太炎先生遠在日本國,竟然已經知道了我的事情。”
周作人說“帝師大人一舉一動都能在日本國上新聞,這點事兒章師自然知道。”
李諭愕然,沒想到小日本對自己這么關注。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李諭又問道“閣下兄長最近可好”
周作人說“兄長已經歸國一年多,在杭州的浙江兩級師范學堂做生理學和化學教員,同時兼任日本教員的植物學翻譯。”
李諭說“有時間,我會去杭州看望他。”
周作人有些驚訝,李諭的名頭如此之大,竟然會拜望自己那位名不見經傳的兄長于是也說道“杭州風景如畫,院士大人去了,兄長肯定會竭力做好導游。”
李諭知道他會錯了意,于是隨口道“再好不過。”
目前周氏兄弟關系還挺好,魯迅提前回國工作,也是為了成全弟弟的學業。
而他們此后關系破裂的原因之一,就是周作人這位新婚的日本妻子羽太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