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雖然在為官方面能省就省,但他腦筋很活絡,并不死板,很多地方都可以體現。
蔡元培對李諭說“疏才,我還有一件事需要找你幫幫忙。”
李諭道“盡管說便是”
蔡元培說“張靜江、李石曾、吳稚暉還有汪兆銘他們都來了京城,要學你辦一個留法學務處,或者叫做留法勤工儉學會更合適。”
沒想到國黨的四大元老都到齊了。
李諭說“屬于留學基金性質”
蔡元培點點頭“我們想倡導青年人赴法留學,但我們幾個都是在歐洲留過學的,知道學費甚巨。我結合自己的經歷,想到了勤工儉學這個法子。”
李諭說“您的意思是,把每名學生的留學金降低,讓他們到了法國自己想辦法”
“是的,”蔡元培說,“這是個大膽的想法,我不確定是不是每個學生都可以在法國謀取到工作,但也是不得已為之。我仔細考慮過,如果把每個學生的留學資助費用降到600元,也就是以往的三分之一,就可一下多出兩倍的學生赴法留學,益處不可謂不大。”
李諭摸了摸下巴說“蔡部長的想法很有道理。”
留學歐美確實貴到離譜,但如今歐美的教育質量也實實在在遠高于近鄰日本。
蔡元培說“論歐洲的人脈,就連駐法公使都比不上你,所以我冒昧請求疏才幫助將來的留法學生找到兼職工作。”
李諭輕松道“我還以為什么事情,幫助同胞學生找點活兒干是應該的,不難做到,甚至我還能讓他們在歐洲的頂級工廠里積累經驗。”
蔡元培喜道“我就知道疏才有辦法此前我找袁大總統,剛提了個開頭,他就說細節上的事不要煩他。但我去找外務部,陸總長同樣沒什么具體的措施。這個內閣啊不知道說什么好”
蔡元培等同盟會成員心里都清楚得很,由袁世凱代替孫擔任臨時大總統是一個錯誤選擇,但卻是一個無可避免的選擇。仿佛不成熟的樹木只能結出不成熟的果實,急就章似的辛亥革命以后只能默默地吞咽它的青澀味道。
而且單就1912年初的情況來說,沒必要夸大袁世凱個人野心與謀略的作用。
除非革命能繼續下去,否則只有袁世凱才能收拾局面。
革命陣營既然不能實現六路北伐,甚至也不能控制南方全部地區,便只有妥協一條路。
經常看歷史書或者看歷史正劇的都能發現,久經宦海浮沉的老官僚大多善于揣摩他人心理,工于心計的袁世凱尤其善于此道。
他先用忠誠的姿態欺騙了清朝皇室,然后用信守共和欺騙了革命黨人,接著用統一和秩序欺騙整個資產階級,為他登上總統寶座鋪平道路。
一套組合拳打得很熟練。
李諭說“法國大革命經歷了幾十年浮浮沉沉才告一段落,我們只是剛開始。”
蔡元培說“如此說來,更應該讓學生去法國與美國留學,放眼西洋,只有這兩個國家與我們一樣不是君主立憲國。”
“確實如此,”李諭說,然后問道,“留法勤工儉學會現在有學校了嗎”
蔡元培說“我只將將湊出了安定門內順天高等學堂的幾間房舍作為預備校舍。”
李諭說“我在京城時間長,會幫著想辦法湊齊房屋。”
“有勞疏才”蔡元培喜道,“我們這就去校舍看看。”
國黨四大元老在這件事上挺用心,專門編了法蘭西教育一書,分普通教育與高等教育、科學教育與文學教育、衛生教育與實業教育、美術教育與音樂教育、教育學與群學教育等章節,詳細介紹了法國教育的情況。
來到相對簡陋的校舍時,李諭發現他們還找了一位法國人來當老師,而且難能可貴的是學生中還有女子。
蔡元培對李諭說“說起來當教育部長還是有點用的,不然連這點校舍都搞不定。”
然后蔡元培招了招手“齊校長”
校長是齊如山,李諭此前在法國時見過他,一同聽過歌劇。
齊如山拱手道“蔡部長,李院士。”
蔡元培說“疏才已經應允,將來咱們的學生到了法國,他可以幫助勤工儉學生找兼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