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之前的柏林。
愛因斯坦只身一人從火車上走了下來,然后搭上一輛出租車前往母親家。
他已經好久沒有回來了,愛因斯坦的母親很高興,叫來了妹妹一家人共同為他慶祝。
愛因斯坦的表姐愛爾莎幫著脫下外套,然后說“天哪,你現在的精神看起來好極了。”
兩人從小就認識。準確說,愛爾莎不僅是愛因斯坦的表姐,還是堂姐,因為他們的母親是親姐妹。
愛因斯坦說“是因為蘇黎世的氣氛遠沒有柏林這樣壓抑。而且柏林的水對身體有害,空氣中到處都是煤煙;并且這里有讓我非常不愉快的階層等級,你知道的,我討厭這個討厭酒氣熏天的侍者點頭哈腰地說您最謙卑的仆人。”
愛因斯坦的母親說“不管怎么說,你都是在這兒長大的。”
愛因斯坦聳聳肩“那母親您應該記得,我從小就討厭日耳曼式的閱兵,避之唯恐不及,更別提德國從小學時代就開始的僵化刻板的教育模式。”
愛爾莎又問“你的夫人呢,她為什么沒有與你一起過來”
愛因斯坦說“米列娃是個斯拉夫人,她對一切日耳曼事物都心存厭惡。而且,我不想一直背負這個沉重痛苦的十字架。”
愛爾莎腦子很聰明,她立刻聽出了愛因斯坦與米列娃之間的感情出現了巨大裂痕。
她溫柔地拿過一杯熱茶還有一把梳子“快喝杯茶,然后打理打理你蓬松的發型。”
“謝謝你,”愛因斯坦接過來,心中突然升起一種別樣的情感,然后說,“有了這把梳子,我一定能在個人打理方面進步不小。”
愛爾莎抿嘴一笑“這樣的話多少年前我就聽過了,可過不了多久你就會變回邋遢的老樣子。”
愛因斯坦頓了頓說“那是為了防范庸俗和小資正如柏林街頭,一面是令人悚然的悲慘景象,對面就是炫耀賣弄的奢侈。”
愛爾莎接著說“柏林再差,你不也來了”
愛因斯坦突然說“因為現在柏林有了這樣一個人,一想起她就能產生真正的愉悅,我為她而活著。”
愛爾莎當然聽懂了愛因斯坦的調情,心中也升起了喜悅之情,不過當著這么多家人的面,她沒有表現出來,只是拿出了一份報紙“我聽說你有個中國朋友,報紙上說,中國發生了一場大革命,推翻了皇帝。”
“就像法國那樣”愛因斯坦的母親問道。
“似乎并不相同,不過我也不是很清楚。”
愛因斯坦拿起報紙,上面轉載了英國一篇報道,題目叫做“西方文明正在捶打束縛中國的鎖鏈”。
“這些英國佬還是這么喜歡談論別國政治,總以為自己很聰明,真是沒有意思。”愛因斯坦不滿地說,然后丟下了報紙。
愛爾莎問道“你們男人不都喜歡談論政治還有戰爭嗎”
愛因斯坦說“我就不喜歡,在我看來,政治本身充滿智慧,但是政客們往往愚不可及;至于戰爭,只有傻子才喜歡戰爭。”
愛爾莎問“那你喜歡什么”
“當然是隱藏在宇宙中的物理真理。”愛因斯坦說。
在目前的愛因斯坦看來,物理學才是人類智慧最高結晶,數學僅僅是服務用的。但他過不了多久就會后悔。
愛爾莎說“我想我也要學習一下物理學。”
愛因斯坦說“很有意義了,我可以教你,我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大學物理教師。”
“太好了”愛爾莎說,“等你回了蘇黎世,我可以繼續給你寫信請教嗎”
“當然可以,美麗的愛爾莎。”愛因斯坦沉沉地說。
這次柏林之行讓愛因斯坦“收獲滿滿”,剛回到蘇黎世大學的辦公室,就發現信箱中有一封愛爾莎寄來的信。
愛因斯坦心想,表姐果然聰明,知道把信寄到辦公室,而不是家里。
“當我看到你的來信,得知你想到一個方法可以使我們彼此保持聯系,我是多么高興”愛因斯坦立刻回信說,“我甚至不知道怎樣告訴你,這幾天我已是多么喜愛你。我必須愛一個人,否則生活就是悲慘的,而這個人就是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