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想想說“等你成立了科學黨,我也湊湊熱鬧。”
李諭也笑了“可以可以法國的法蘭西學院,就同時包含科學院與文學院。”
章太炎道“這么一說,疏才兄確實有脫不開身的理由,我便不強求于你。”
李諭說“提到科學院,倒是太炎先生以及弟子如果有時間可以來大學里講講課,我們會很歡迎。”
章太炎無奈道“想教的人教不了,我現在對育人之事不是很上心,但我會讓我的門生去獻獻丑。”
民國初年的國學泰斗,基本全是章門之下。
李諭說“提前謝過”
幾日之后,申報突然登了一則大新聞,名為“英國大商船遇災詳記”,開頭第一句是這樣寫的“英國白星公司之汽船鐵臺
里克號在大西洋觸浮冰山沉沒,洵為海上罕見之巨災。”
鐵臺里克號即此后翻譯的泰坦尼克號。
看日期,距離泰坦尼克號的沉沒僅僅過去了兩天時間。
文中具體報道了這艘船涉及的金額,泰坦尼克號保險金額為100萬英鎊之巨。
是個天大的數字,對比一下,善后大借款借到手的才1000萬英鎊不到。
而泰坦尼克號的造價則為110多萬英鎊,高出保險金額十多萬,順便大體解釋了為什么保險金額少于實際造價其實很簡單,沒有一家保險公司能承擔這種巨額損失。
此后沒多久,申報又發了一篇“再紀英國大商船遇難詳情”的報道。
如此看來,民國初年這些大型報紙在及時性上是不錯的。
截至1912年,泰坦尼克算得上全世界最大的海難,而且有很多坐頭等艙的歐美上層人士遇難,引起了相當大的重視。
史量才此時已經成長為報界大佬,年紀卻只有三十二歲。他最近正在京城跟進報道重要國事,順便就來找到李諭,請他出篇訪談稿,交流一下為何使用了當下最新科技、號稱“永不沉沒的巨輪”首航就沉入海底。
這是個熱點,李諭正好借此向全國民眾普及一下無線電知識。
見面后,李諭同他握手道“辛苦量才親自過來。”
史量才道“在下巴不得向李諭院士多多請教。”
李諭擺好了對向放著的兩把椅子。
史量才疑惑道“院士先生這是”
李諭說“訪談節目不就應該如此”
史量才感覺很新穎“確實有不一樣的感覺,不過要是面對政界高層,如此恐顯不夠尊重。”
李諭說“現在是民國,講究人人平等,總統也是公民。而且實行共和體制后,從上到下都在學習法國和美國制度,報紙上連篇累牘介紹它們的三權分立,這你總該知道。”
史量才說“以往我不懂,但現在至少看了幾十篇文章,略知一二。”
李諭說“傳媒,哦,就是新聞報紙,在許多人看來是三權之外的第四權,能量非常大,所以即便政界,也不會輕視。”
史量才目前對民國初年的報界環境還很滿意“這么說,我等身上的責任不小。”
李諭說“不可謂不大。”
史量才坐在李諭對面,聊起了今天的主題“我咨詢過一些英國泰晤士報的朋友,他們也在分析泰坦尼克一事。大家非常疑惑,既然輪船如此先進,同時配有無線電,為何還會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人死亡”
李諭想了想說“我想首先是因為現在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同時無線電根本沒有得到應有的管控,不僅限制了無線電的發展,還會造成悲劇。”
史量才說“請李諭院士詳加解釋。”
李諭說“美國孤懸海外,在無線電出現后,非常熱衷這項技術,希望與世界聯系緊密一些。美國的東海岸已經出現幾百個民間無線電臺,這些無線電時代的極客以在各頻段互相發送、攔截信息為樂,還經常干擾正常的信息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