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說“如果有別國探險家與你同行,不要拒絕。咱們不要搞成南極探險那樣國與國之間的競爭,畢竟人多力量大。”
李諭知道魏格納此后絕對會投身到大陸漂移說的研究中,互相幫襯下,張相文也能有所收益。
不過從歷史上看,雖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說,但此后幾十年都沒被重視,因為證據太少。
大陸漂移這種理論,提出容易,驗證很難,需要借助許多先進技術。
大陸漂移說真正被科學界認可,要等到二戰結束的50年代,那時候世界太平很多,而且航空、物理學、生物學有了大突破,才給出了足夠信服的證據。
李諭的想法還是之前那一套不管他能搞到什么程度,仍是培養人才為主。
畢竟差距在這擺著,一步步來唄。
本來留法勤工儉學會也想坐李諭的船,送第一批學生赴法留學,但李諭幫他們爭取到了乘坐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機會,要比坐船快一倍以上。
輪船出發時,李諭去塘沽港送了送行,接著順路去看塘沽的久大精鹽廠。
范旭東的速度很快,在充足資金的支持下,已經生產出精鹽。
李諭摸了摸細膩的鹽粒,高興道“品質不知道甩舊鹽商的粗鹽多少倍。”
范旭東說“生產沒問題了,接下來就是銷售。渠道還被鹽商們把持著,很難賣出去。而且他們四處造謠,說吃精鹽會生病。”
李諭說“我回頭聯系幾大報刊,一起發文宣傳。另外,你帶上幾包鹽,咱們去給總統府的人嘗嘗,只要從他們那兒打開銷路,就有了全國銷路。”
“好主意”范旭東立刻包了幾斤,“他們見到后,甚至會以為是洋貨。”
袁世凱作為一名合格的大吃貨,在吃這方面相當講究,他在確信這些精鹽來自天津久大工廠后,果斷批了五個口岸的銷售權,能夠在長江流域的湖南、江西、安徽、湖北銷售。
久大的精鹽產量在全國巨大的需求面前其實并不大,沒有觸及舊鹽商過大的利益,加上袁世凱以及范源濂、梁啟超、李諭的支持,推廣難度并不高。
舊鹽商更架不住李諭和梁啟超在報紙上的文章。
而且精鹽不是終極目標,最關鍵的是以鹽為材料生產純堿。
索爾維和少量歐美企業已經把持這項技術秘密幾十年,外界一直不得而知。
但實際上沒什么深奧的,通曉高中化學就能明白。
其化學式很簡單,原材料無非飽和食鹽水、石灰石以及氨氣。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生產工藝上的細節還有生產設備等。
李諭和范旭東研究了一周,大體疏通了所有原理上的關竅,然后做工藝試驗。
這個過程會持續一兩個月,完全成熟后,有了細致的作業指導書,便可以進行廠房建設進而生產純堿。
還有工人的培訓也需花費一段時間,好在現在天津的北洋大學等學校可以穩定輸出畢業生,招來一批天之驕子,對工廠的技術生產管理有很大作用。
李諭知道最花錢的就是研發階段,但這個階段的錢又絕不能省,他對范旭東說“招募到工人后就開出高工資,尤其大學生,更不能低。”
范旭東說“我還沒有想好給出什么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