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元,差不多七八十美元的樣子。”李諭說。
貝爾道“價格不是想象中那么昂貴。”
上海的電話費用在民國算很低了,主要是電話公司在做推廣,就算商戶也僅比普通家庭貴了十元。
而其他城市則要貴上不少。比如廣州,私人安裝一部電話需要交給“廣州市自動電話管理所”350元的初裝費,另外每月還要繳6元月租費。當時廣州市長月薪不到300元,一個月的薪水都不夠裝一部電話。
所以除了機關單位以及一些企業,只有非常富裕的家庭才有可能安裝電話。
至于公用電話,收費標準是每5分鐘計價一次,不到5分鐘的通話也按5分鐘計算,每次收費06元。要是長途電話,每次收費最高可達55元。
民國時期想異地戀煲電話粥,得是頂級的家庭,從上海到北京打一小時電話,就要大幾十元。
喬治伊士曼的注意力則在報紙以及沿街看到的海報與照相館上,他對李諭說“既然上海這么先進,我想我應該在這里開一家柯達照相機銷售公司,負責整個中國以及日本、東南亞的生意。”
“非常歡迎,”李諭說,“你可以在南京路上開旗艦店。”
“旗艦店”伊士曼第一次聽這個名詞。
李諭解釋說“就是總店,以后說不定您還要在別的城市開分店嘛。”
“說得是”伊士曼說,“我看好上海,這里的輻射能力比東京、孟買、新加坡強太多。”
李諭說“孟買要是知道你把它與其它三個城市放在一起比較,一定很開心。”
伊士曼攤攤手說“其實我并沒有去過印度,但見過一些從印度回來的英國人,他們口中的孟買好得很。”
李諭說“總之您一定要盡快把店開起來。”
“盡快為什么”伊士曼問。
“因為可能會有競爭。”李諭說。
伊士曼對自己柯達公司的照相機非常有自信“我隨船運來了幾大箱便攜式照相機,足夠第一批備貨。但我堅信,不認為有人能競爭過我的柯達公司。”
李諭說“坦白講,我此前聯系過德國的徠卡公司,他
們不僅想開店,甚至有意在中國建設工廠。”
德國的羊毛李諭準備能多薅就多薅點。
“徠卡”伊士曼聽到這個名字后不得不重視起來,旋即還是說道,“我承認他們的實力很強,但他們的產品對我還構不成威脅。”
李諭笑道“德國在光學方面一直有傳統,就連普朗克教授都在柏林大學固定地講授光學課程。他們一旦發力,真的不好說。”
“我同意李諭院士的話,”貝爾說,“這些年我一直醉心于飛機研究,從報紙上的新聞就看得出,我們美國人雖然發明了飛機,但技術上現在根本比不過那些單板的德國佬還有傲慢的法國佬。對了,甚至連英國人都比不過”
伊士曼聽后確實有些擔心起來“我明天就會著手研究在上海建銷售公司的方案。”
特斯拉不緊不慢說“就知道先生來了上海一定要探討生意。”
伊士曼說“上海不是紐約,這里什么產品都可以銷售,不存在保護政策,我只能把事情盡快往前推。”
實際上用不了一年,大名鼎鼎的徠卡原型機就會在傳奇設計師奧斯卡巴納克手中誕生,徹底顛覆照相機行業。
他采用的24x36感光膠片,逐漸成為國際標準沿用至百年之后,即相機中的全畫幅尺寸。
巴納克拍攝的那幅韋茨拉爾的鐵礦廣場更是影史上最經典的照片之一。
可惜由于一戰突然到來,徠卡原型機在前幾年一直默默無聞,直到一戰結束才大放異彩。
本章完
抵達上海后,李諭與呂碧城在豫園住了幾天,從美國歸來的輪船便抵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