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后,袁世凱便會在北京南苑建設南苑機場以及航校,此處早在晚清時代就已經準備作為飛機場使用。
要是李諭選在北京,肯定會被合并一處。因為就算一百年后,一個城市有兩座機場的也屈指可數,何況民國初年北京的城市規模只局限在二環以內。
李諭先帶著他們一行人前往匯中飯店用餐。
剛進飯店,貝爾就看到了前臺上的幾臺電話機,對李諭說“上海已經用上了這么先進的型號。”
李諭說“早在貝爾先生您發明電話的第二年,上海就有了電話機。”
伊士曼吃驚道“比東京還有孟買快了那么多”
民國時期,上海在整個亞洲一直是首屈一指的城市,非常先進時髦。
李諭笑道“不僅電話,無線電也是最新型號。”
貝爾又問道“李,伱的住處也有電話嗎”
“當然有。”李諭說。
“一年電話費要多少”貝爾問。
“四十元,差不多七八十美元的樣子。”李諭說。
貝爾道“價格不是想象中那么昂貴。”
上海的電話費用在民國算很低了,主要是電話公司在做推廣,就算商戶也僅比普通家庭貴了十元。
而其他城市則要貴上不少。比如廣州,私人安裝一部電話需要交給“廣州市自動電話管理所”350元的初裝費,另外每月還要繳6元月租費。當時廣州市長月薪不到300元,一個月的薪水都不夠裝一部電話。
所以除了機關單位以及一些企業,只有非常富裕的家庭才有可能安裝電話。
至于公用電話,收費標準是每5分鐘計價一次,不到5分鐘的通話也按5分鐘計算,每次收費06元。要是長途電話,每次收費最高可達55元。
民國時期想異地戀煲電話粥,得是頂級的家庭,從上海到北京打一小時電話,就要大幾十元。
喬治伊士曼的注意力則在報紙以及沿街看到的海報與照相館上,他對李諭說“既然上海這么先進,我想我應該在這里開一家柯達照相機銷售公司,負責整個中國以及日本、東南亞的生意。”
“非常歡迎,”李諭說,“你可以在南京路上開旗艦店。”
“旗艦店”伊士曼第一次聽這個名詞。
李諭解釋說“就是總店,以后說不定您還要在別的城市開分店嘛。”
“說得是”伊士曼說,“我看好上海,這里的輻射能力比東京、孟買、新加坡強太多。”
李諭說“孟買要是知道你把它與其它三個城市放在一起比較,一定很開心。”
伊士曼攤攤手說“其實我并沒有去過印度,但見過一些從印度回來的英國人,他們口中的孟買好得很。”
李諭說“總之您一定要盡快把店開起來。”
“盡快為什么”伊士曼問。
“因為可能會有競爭。”李諭說。
伊士曼對自己柯達公司的照相機非常有自信“我隨船運來了幾大箱便攜式照相機,足夠第一批備貨。但我堅信,不認為有人能競爭過我的柯達公司。”
李諭說“坦白講,我此前聯系過德國的徠卡公司,他們不僅想開店,甚至有意在中國建設工廠。”
德國的羊毛李諭準備能多薅就多薅點。
“徠卡”伊士曼聽到這個名字后不得不重視起來,旋即還是說道,“我承認他們的實力很強,但他們的產品對我還構不成威脅。”
李諭笑道“德國在光學方面一直有傳統,就連普朗克教授都在柏林大學固定地講授光學課程。他們一旦發力,真的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