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坑蒙拐騙
李諭在申報上登出了科學社成立的消息后,史量才作為李諭的鐵桿支持者,高興地過來祝賀。
閑聊時,李諭在他拿來的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新聞,立刻警覺起來,向史量才問道“報上提到的萬國儲蓄會是咋回事兒”
史量才說“一位叫做法國人巴登聯合幾個法國人、荷蘭人,還有瑞和洋行買辦葉琢堂一起搞的儲蓄性質的”
李諭問道“什么”
史量才想了想說“感覺像銀行,又像錢莊。但他們是會員制,并且是有獎儲蓄。會員儲蓄的面額為2000元,每月存款12元,存滿15年才能取回本金、利息和紅利。最吸引人的是每月一次的抽獎活動,獎金最高達5000元。”
李諭嘆了口氣,果然這尼瑪就是赤裸裸的違法吸儲啊
李諭問道“儲戶怎么知道抽獎時有沒有貓膩”
史量才說“法國人搞的,總不會有假吧”
李諭無語道“頂著個樣人臉,難道就可以相信”
史量才問道“莫非真的有問題”
“問題太大了”李諭說,“他們有監管嗎拿了儲戶的錢做什么有公示嗎儲戶又算過通貨膨脹下,15年后的錢還是現在的價值嗎”
史量才被一連串的發問給問住了,也開始隱隱覺得不對,“似乎有點空手套白狼的味道。”
李諭說“你終于明白了”
萬國儲蓄會的創立者法國人巴登,本來就是個窮困潦倒的癮君子,跑到號稱“冒險家樂園”的上海灘想靠坑蒙拐騙賺一筆。
這時候的中國人沒有見識過太多金融欺詐手段,不知道里面陰險的玩法。
儲戶還以為遇到天上掉餡餅的美事,紛紛把錢存到萬國儲蓄會。
到了1934年時,萬國儲蓄會的賬面儲蓄額已高達6500萬元,比當時中國全部銀行總儲蓄額還要多
他們利用這些巨額資金投資開辦了地產公司、保險公司,并投資華洋地產公司,購買土地建造高樓大廈,高價出租來獲取暴利。
直到1933年,經濟學家馬寅初才在報紙上揭露了他們的陰謀詭計。他按照銀行利息計算,每月存款12元,15年后本息應該是5500元。而儲蓄會只返還2000元本金和一小部分利息和紅利。
這個騙局并不高明,但巴登利用了人們的僥幸心理成功蒙蔽了大眾。
馬寅初之后,越來越多的人揭露“萬國儲蓄會”,并呼吁政府盡快取締。
在越演越烈的退會潮之下,萬國儲蓄會才慢慢關閉,但許多儲戶已蒙受巨大損失。
而巴登之流則早已獲得巨額財富,逃之夭夭。
瑪德李諭準備從搖籃里掐死這件事。趁著他們根基不穩,早點斬草除根。
李諭說“我會盡快尋求業內人士幫助,一同聯名寫一篇揭露文章。”
史量才抱拳道“李大學士見識犀利,什么都逃不出你的慧眼。”
這幾天貝爾他們與芮恩施在上海到處轉了轉,甚至搭乘小游輪去了趟蘇州,玩得不亦樂乎。
李諭再見到他們時,貝爾強烈要求也弄一枚刻章。
李諭想到最近正好吳昌碩被盛宣懷、王一亭邀請來了上海,可以讓這幾個老外見識見識頂級的篆刻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