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美博士搖搖頭“資金我們自己籌集。”
“那為什么教育部不同意”李諭問。
顏福慶說“教育部沒多說什么,但外交部不同意。”
外交部是絕對的實權部門,李諭疑惑道“什么原因”
顏福慶說“他們不同意地方政府與外國團體締約。”
李諭尷尬道“如果外交部不同意,那他們出錢嗎”
顏福慶無奈道“不可能。”
李諭嘖嘖道“那他們不同意個什么勁”
胡美攤攤手“我們也不理解,所以只能跑來北京,聯系學界名流,共同說服官員。”
李諭說“既然湖南都督譚延闿都同意了,你們管那么多干啥直接自己辦就是。”
顏福慶嘆道“其他地方可能還好說,但上頭對兩湖抓得挺嚴。”
李諭這才反應過來,可能又牽扯到政治斗爭上了。
顏福慶又掏出一封譚延闿的親筆信“譚都督專門提到您,他說我們聯合再多人,也不如找到您事情辦得快。”
李諭道“太看得起在下了。”
胡美說“連袁大總統都賣您面子,不找您還能找誰。”
李諭又問道“我記得譚都督似乎過往不太重視西醫,怎么突然如此熱心”
“多虧顏博士妙手回春,”胡美說,“此前譚都督的母親罹患大葉肺炎,病勢沉重。在病程的后幾天經顏博士診治,熱程驟退痊愈,從而贏得了其對西醫的信任。”
李諭了解完后問道“你們需要我做什么”
顏福慶說“胡博士以及在下已經請多位湖南名流在聯名信上署名,希望院士先生可以在最上方署名,然后一同遞交內閣外交部。”
“我明白了,”李諭說,“此前我與外交部陸總長在圣彼得堡見過面,不知道他可不可以通融。”
顏福慶高興道“原來你們早就認識,那就好辦了”
來到內閣所在的前清海軍部大樓后,李諭與顏福慶、胡美很快見到了外交總長陸徵祥。
此前他短暫當過內閣總理,不過沒多久就辭職,由袁世凱的親信趙秉均接任。
“陸總長。”李諭幾人進門后客氣道。
李諭發現屋子里還有美國公使芮恩施。
陸徵祥說“我正與芮恩施公使處理公務,芮公使聽侍衛通報了您的名字后,當即表示他的事情可以往后放一放。”
李諭說“謝公使先生。”
芮恩施笑道“貝爾先生和特斯拉先生都會贊同我的做法。”
陸徵祥看出芮恩施對待李諭的態度相當尊重,于是問道“李院士,您有什么事”
“長話短說,”李諭拿出譚延闿的信件還有聯名信,“長沙地方要自己籌資與耶魯大學雅禮會共同辦一所醫學校。我問過教育部,他們說只要你們同意,他們絕不會反對。所以還請陸總長簽字通過。”
陸徵祥看過信件后說“不是此前不通過,而是內閣有規定,一切與西洋團體有接觸的合約,都需要經過外交部審核。這不是阻撓,而是為了方便管理,以免地方受騙。”
李諭不知是不是真這么想的,但北洋政府外交部作為“弱國外交”典范,本身就沒多少面子,在國內要是都不受待見,可能確實不太好受。
顏福慶腦子靈活,立即說“我們當初確實考慮欠缺,但不知者無罪,如果我們知道內閣有規定,絕不會貿然締約。只是最近內閣”
陸徵祥曉得這段時間內閣自己都亂成一鍋粥,部長、總理說換就換,很多職能壓根沒法發揮。
“下不為例,”陸徵祥給臺階就下,“但僅限于教育領域合作。”
顏福慶表態說“肯定只關于教育”
陸徵祥拿起鋼筆,親筆簽了贊同辦學的意見,然后悠悠道“總歸看起來是個平等條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