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燏時立馬慌了“萬萬不可”
范源濂嘆道“我改日找國會以及袁大總統商議一二,會把結果告訴你。”
何燏時說“總長一定三思”
他真的操碎了心,在職一年時間幾乎全花在整頓校紀上。仿佛管理的不是全國大學之祖庭,而是熱血高校。
幾個月后,教育部真的又動了取締北大的想法,何燏時親自給總統呈文“辦理不善,可以改良;經費虛糜,可以裁節;學生程度不齊一,可以力加整頓。而唯此一國立大學之機關,實不要遽行停止。”
李諭也在呈文上簽了名,同時調動輿論,才讓教育部再次打消想法。
真是沒想到,進入民國后的短短兩年,教育部已經兩次要取締北大
多災多難呀。
但這只是民國激蕩風云中的一朵小浪花罷了,相比之下,此時南方終于爆發了更大的一朵浪花二次革命。
結果嗎,其實不用多說,因為太失敗了。
完全是一次倉促的不成熟革命,南方的軍事力量早就瓦解,毫無作戰資本。
全國的輿論甚至也站在袁世凱的一邊,反對戰爭。就連赫赫有名的云南都督蔡鍔都站出來公開反對二次革命。
在懸殊的軍事力量對比之下,短短兩個月二次革命就慘敗。
同時導致國黨辛辛苦苦積累的資本徹底報銷,國會議員也被抓了個干凈,再無牽制袁世凱的能力。
如此慘重的失敗國黨始料不及,更諷刺的是,辛亥革命后,真正統一的中華民國也就是在“二次革命”后袁世凱統治下的兩年。
只能說,在列強環伺、國弱民窮的險惡局勢下,集權確實能給國家帶來一定的穩定局面。也因此袁世凱在鎮壓“二次革命”時,反而獲得了民眾一定程度上的支持。
歷史總是如此耐人尋味。
而歷史絕不會犯錯,犯錯的永遠只會是人。
這朵不大不小的浪花沒有對京城造成太大影響,在家中研究論文的李諭又收到了一封從瑞典寄過來的信。
打開一看,好家伙,諾貝爾委員會已經提議把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同時授予昂內斯以及李諭兩人,原因自然是超導和抗磁性的發現。
雖然評委會還未徹底敲定,不過李諭很明白,八九不離十了。
在二十世紀上半葉,超導是個非常獨立的“小門類”,物理學主流是量子力學、天體物理學、原子物理學。
超導雖然神奇,但當下的物理學完全無法解釋一百年后仍然解釋不清,而且根本不可能推廣應用,畢竟低溫條件太苛刻。
不過超導方面的發獎歷來卻很迅速。
1911年超導剛發現,兩年后就發獎。
1986年常溫超導發現,也是第二年1987年就發獎。正是這次發獎,讓我國科研人員吃了一次大虧。因為我國就在1987年發現了更加出色的超導材料。
咱們在超導領域還是挺厲害的。李諭涉足超導,就是估計著好好養生的話,能大概差不多活到那時候,一定要提前一兩年把87年的諾獎也搶回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