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赫的表述很委婉,但全世界結核患者都沸騰了,以為自己有救了,緊接著各種榮譽鋪天蓋地襲向科赫。
但一名英國的鄉村醫生柯南道爾卻感覺不對勁,他專門進行了調查,發現這種東西根本沒有療效,并發表文章說明。
事實證明,柯南道爾是對的。
很快,與巴斯德一同位居微生物學雙神位置的科赫隕落神壇。
成為他一生的污點。
李諭說“從中國去往舊金山的船上,我剛讀了幾本大仲馬與小仲馬的書,一百年前的歐洲人似乎把得結核病作為一種優雅。”
柯南道爾說“真是一段令人羞恥的往事。”
十九世紀的歐洲貴族,都以得結核病為榮。
當時歐洲浪漫主義興起,人們對美迸發了極度追求,許多反映十九世紀歐洲歷史的電視劇有所展示。
那時歐洲貴族濃妝艷抹,為了慘白的臉色,不惜涂抹大量鉛粉。
總之為了美,一切都可以犧牲。
而最令人震撼的美,他們認為是美麗的死亡。
大仲馬是肺結核的忠實粉絲,他直言道“患肺結核在1823年是一種時髦”,“最理想的生命終結方式是每次感情激動后咳血,而且死于30歲之前”
肺結核患者一般身形瘦削,四肢無力,面色蒼白,而低燒又為肺結核患者的臉上增添了紅暈。
這種病態美完全長在了歐洲貴族的審美上。
難以理解。
李諭說“小仲馬的茶花女中有對患有結核病的瑪格麗特極盡溢美之辭。”
柯南道爾說“我有印象,他好像是這么寫的,身材頎長,多少瘦了些,是前所未有的嬌艷嫵媚,就連面失血色的微微一笑,也讓人內心狂跳。”
李諭說“在中國,四大名著中紅樓夢的女主角林黛玉也患有結核病,但書中的描述要唯美一萬倍。若是當時的歐洲貴族們可以看懂,恐怕對結核病更加趨之若鶩。”
柯南道爾也算文學圈大佬,好奇道“什么唯美的描述”
李諭張了張嘴,卻不知怎么開口,只好拿出紙筆“我寫給你看。”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
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閑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
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也不是說小仲馬文學水平差,問題不在他身上,誰叫文學表現力方面中文是碾壓級的存在哪。
柯南道爾看不懂內容,只是說“好漂亮的中國字”
李諭穿越這么多年,閑著沒事就練練字,毛筆字雖然還說不上多好,但起碼達到了普通秀才的水準,也就是入門。
而且練毛筆字順帶著自己的硬筆書法也越來越好。
李諭說“這首詩出自中國頂級文豪曹雪芹,描寫的就是患有結核病的林黛玉。”
柯南道爾說“我不懂中文,可以翻譯嗎”
李諭說“中國古詩無法翻譯,因為它凝聚了太多中國文化與藝術,精煉無比、意境深邃。”
柯南道爾問道“這張手稿可以送給我嗎”
李諭道“當然可以。”
柯南道爾仔細收起“期待有看懂的一天。”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