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克對李諭說“你哪”
“我同樣堅信能量守恒不可能出錯,宏觀只是微觀的表現,”李諭說,“至于為何實驗中能量出現了不守恒,或許是因為衰變過程中還存在一種我們觀察不到的粒子、射線。所以實驗中部分少掉的能量并非真的少了,只是我們的設備觀測不到。”
李諭作為穿越者知道,這部分少掉的能量是中微子引起,不過它確實小到不可思議,1956年才能在實驗中找到。
李諭的說法已經非常委婉,而且這樣的解釋大家比較容易接受。
普朗克說“我希望李諭院士的說法是正確的,因為物理學實在無法接受能量不守恒這樣的結果。”
衰變后能量不守恒事件號稱“能量失竊案”,將會困擾物理學界很多年。
感覺這兩天的會開下來,大家的失望情緒有點多,似乎什么問題都沒解決的同時,又增加了無數問題。
李諭準備說點好消息“我在美國時,遇到了芝加哥大學的密立根教授,他正在做一個很有趣的實驗。”
普朗克說“做出油滴實驗的密立根教授”
李諭說“是的。”
自從完成油滴實驗,搞定基本電荷后,密立根在物理學界已經名聲大噪,讓美國的物理學界繼邁克爾遜后難得又抬起了一次頭。
不過總體上美國物理學還是落后于歐洲,多年后美國的科技興起完全是德國作死。
1933年小胡子當選德國總理,立馬開始大規模反猶,導致大量科學家流亡海外。
二戰結束后,美國又再次瘋狂搶奪德國科研人才,即大名鼎鼎的“阿爾索斯”行動。
這幫人到了美國后,直接讓美國的科技水平上了一個大臺階。
普朗克說“他有什么新成果”
李諭說“密立根教授準備針對光電效應進行驗證試驗,一旦成功,立馬可以做實光的波粒二象性。”
李諭故意說成了“驗證試驗”,其實人家密立根是因為不相信愛因斯坦的理論,想要用試驗推翻。
不過這樣說出來似乎好聽一點。
愛因斯坦太喜歡這個消息了“希望密立根教授加快實驗進度”
反正現在理論驗證得這么好,大家基本上已經默認實驗可以做成,就等一個結果。
普朗克說“波粒二象性這個名字有點意思。”
李諭說“實驗同時還能證實普朗克常數的正確,并且得出更加精準的數值,對整個量子理論都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總算聽到一個好消息,普朗克笑道“或許到時候很多論文還是要重寫。”
密立根的實驗是在1916年左右做出,雖然這個驗證光電效應的實驗遠不如他的油滴實驗著名,不過物理意義同樣不小。
不管怎么說,波粒二象性都是觸及量力理論核心的東西。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