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胡子在慕尼黑過得總體上比在維也納好一點,不過仍舊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
過不了幾天,奧地利軍方就會進行征兵,直接委派慕尼黑當地的警察給他遞上征召文件。
結果小胡子去了奧地利軍隊后被嫌棄了,奧軍征兵官員的評價是“希特勒身體太弱,不適宜執行戰斗或輔助兵役,無法荷槍。”
由于瘦弱的體格,小胡子被奧地利軍隊拒之門外,只能再次返回慕尼黑。
然后,一戰爆發他就主動要求加入了德軍
哎,不能得罪美術生啊。
小胡子這幾年落難的時候還有幾個比較要好的猶太朋友,要不是他們幫小胡子賣畫,恐怕早就餓死街頭了。
這時候他應該沒有那么強的反猶心理。
至于一戰之后為什么那么堅定地反猶,其實是為了獲取政治資本。
工業革命給社會帶來的改變實在太大,比如讓資本成為了最重要的生產資料,而不是過往的土地。
這就讓擁有財富基礎的猶太人從社會底層一躍成為資本家,地位與財富都大大增加。
而二十世紀初資本家的所作所為,大家不用想就知道,肯定有很多為富不仁的手段。
一戰后小胡子把斗爭矛頭指向了猶太大資本家,因為那時候整個德國人民都生活在困苦中,這些猶太大資本家反而發了戰爭財。
他又突然間發現了自己有一項特長演講,然后慢慢成了德國總理,也挺奇幻的。
此后的大屠殺被殺的基本都是普通猶太人,已經站在塔尖的猶太大資本家有幾個被殺了。
研討會結束,回到柏林,李諭就又見到了德國猶太大資本家的典范拉特瑙。
他已經安排好了李諭申請的這一批貸款款項,速度挺快。他應該派人又調查了美股情況,發現李諭的y無線電非常堅挺,另一個沒上市的汽車零配件工廠更是干得如火如荼,搭著汽車工業這波浪潮瘋狂生長,是絕對有實力的企業。
拉特瑙在德國工業界有廣泛人脈,又聯絡了一些企業前往中國上海或者青島建廠。
李諭當然高興得很,連聲道謝。
一直逮著德國薅羊毛,純粹是比較好薅,而且德國有錢又有技術,完美對象。
侵略咱們的列強不少,但德國在搞殖民方面一直有點另類,不僅沒從中國的殖民地賺走多少錢,反而搭進去了上億兩白銀。
這種列強實屬罕見。
1898年時德國租界青島前,也看過廈門、三門灣,后來選定青島膠州灣。
搶地的手段自然很卑劣,他們把兩個神父的死一事刻意通過政治手段鬧大,搞成“巨野教案”,強迫清廷簽訂膠澳租界條約。
搞到膠州灣后,德國很重視,因為這是它在亞洲的唯一殖民地和唯一支點。德國投了很多錢,又是修港口又是建設膠濟鐵路。
德皇本來的想法是砸進去的錢雖然多,但基礎設施好了,工業就會起來,工業起來了就能收更多的稅。再怎么算,最多20年的稅收就可以抹平前期投入;而條約中規定租借期是99年,是個穩賺不賠的買賣。
結果剛建好,一戰就爆發了
青島被日本占領,后來又被北洋政府收回。
所以德國搞殖民的策略明顯與英法比之類的不太相同,他們想的是放長線,舍得砸錢。當然他們根本上就是想要最大限度的攫取殖民地資源,居心不良。可以說惡有惡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