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爾現在沒有助手,工作環境也相對比較簡陋,只有一個不足15平方米的小房間作為辦公室。
即便如此,玻爾還是興沖沖要搞一個理論物理研究所。
只不過這件事也因為一戰要耽擱好幾年。
玻爾比較樂觀“好在我不需要復雜的實驗室。”
李諭笑道“或許就是因為不需要實驗室,他們才覺得你的工作不如應用科學重要。”
玻爾說“應用科學當然重要,但誰又能說理論不重要呢。看過先生的那篇關于可證偽性的文章后,我深受啟發,如果理論不夠嚴謹,會冒出偽科學,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玻爾作為頂級物理大佬,看待問題還是挺深刻的。
李諭說“我看大學里有電報機,將來我們保持聯絡。”
玻爾說“樂意之至。”
再次回到柏林大學,李諭來到普朗克的辦公室,給他聊起了與索末菲的發現。
普朗克感慨地說“一發不收拾,竟然已有這么多人投身量子理論研究。”
李諭說“如此多新東西被發掘出來,量子理論肯定是個朝陽方向。”
普朗克道“可惜皇帝剛剛成立的威廉皇帝學會按照雷納德的意見,實行了科學與重工業掛鉤的政策,量子理論顯然不太符合。”
李諭問道“威廉皇帝學會下屬的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長不是愛因斯坦嗎他可是個理論物理學家。”
普朗克說“只能希望他做出一些能夠體現工業價值的成果,不然不僅他的位置保不住,恐怕財政部還會斷了經費支援。”
愛因斯坦能當上這個薪水不錯的職務,大部分功勞都是靠普朗克的鼎力支持。
好在他的擔憂也會因為一戰煙消云散戰爭爆發后,財政部立馬切斷了經費支援。
雖然很多學者斥責這是政府為了保證軍費而放棄對科研的支持,但錢肯定是不可能再撥付了。
兩人說話間,莉澤邁特納推門進來“普朗克教授,我已經完成了200名學生的作業打分工作,有三名不合格。”
普朗克說“辛苦你了,不合格的讓他們重新提交。”
“我知道了,教授,”莉澤邁特納說,旋即看到了李諭,“院士先生”
“好久不見,”李諭笑道,上次見到她還是在維也納,李諭接著問道,“你已經成了普朗克教授的助手”
莉澤邁特納點點頭“是的,我非常感激普朗克教授的幫助,如果不是他,可能我將被迫離開德國。”
“這段時間你的工作做得非常不錯。”普朗克夸獎道。
莉澤邁特納說“能在您這樣偉大的科學家身旁工作,開啟了我科研事業的大門。甚至可以成為我進入科研活動的護照,克服女性在學術界的種種偏見。”
女科學家學術學界非常難混,尤其在德國這個相對保守的環境下。
德國常用三個詞匯概括女人的職責孩子、廚房、教堂。
此前德國官方政策還禁止女性作為全日制學生上課,無論她們來自哪個國家,學術成績有多好。
直到1909年女性才被許可進入柏林大學作為全日制學生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