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洛杉磯不大,好萊塢更小,沒多久他們就到了啟斯東電影公司。
這家電影公司成立時間只有兩年,發展得挺迅猛。
李諭當作一個購買電影拷貝的商人,輕松見到了電影公司的老板塞納特。
“原來是中國人。”塞納特很詫異。
海耳給他介紹“他就是那位星戰的作者,大科學家李諭。”
塞納特肅然起敬,連忙歡迎進來“李,請里面坐您怎么會來好萊塢這種小地方”
李諭順口說“我想買點電影拷貝帶去中國播放。”
“帶去中國”塞納特訝道,實在沒想到自己的電影連美國市場都沒完全打開,竟然已經能走向海外。
李諭笑道“電影不都是默片嗎,又沒什么語言障礙。”
塞納特問道“您想買多少份拷貝”
李諭好整以暇道“最近上映的幾部影片我各買10份拷貝,此后的影片還會繼續購買。”
塞納特頓時精神抖擻,激動道“李,您真是大手筆”
目前好萊塢這些電影制片廠賺錢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過售賣電影拷貝。
啟斯東電影公司每部影片平均發行20個拷貝,如果發行到30個拷貝就相當了不起了。
李諭買這么多絕對是大客戶中的大客戶。
此時的膠片挺貴,每份拷貝的價格都不低,具體要看電影時長以及明星效果。
早在電影剛剛誕生的二十世紀初,已經有了電影明星的概念。
如果電影制片廠可以培養出一名電影明星,其拍攝的影片甚至可以賣出上百份電影拷貝,而且能賣上高價。
造星對電影公司來說同樣有著不小的商業考量。
李諭又說“我對這位叫做卓別林的新演員的影片很喜歡,他后續拍的影片我會購買拷貝。”
塞納特討好道“您真是太有眼光了他是我們公司最好的喜劇演員。”
李諭隨口問道“可不可以看一看貴公司的攝影棚拍攝情況”
塞納特立馬說“沒問題”
必須盡可能滿足大客戶要求。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