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鎮芳嘆道“越是如此,越要保證鹽業的運行,否則拿什么還錢區區2500萬已經讓我們簽訂如此苛刻的借款合同。如果將來還不上錢,各國必然又會提出更加野蠻的干涉。”
李諭說“還不上肯定不至于,但想辦法保護鹽業的確可取。”
張鎮芳說“我考察學習過列強的專業銀行,如果我們設立鹽業銀行,各鹽業公司就可以更方便地向銀行借貸,甚至他們也可以經營證券、債券;政府則可以通過專業銀行發行相關的公債,一舉多得。”
設立鹽業銀行的初衷是防止鹽業破產、保障鹽稅。民國時期,鹽業毫無疑問是極為重要的稅收來源,一直受到各路軍閥的覬覦。
張鎮芳本人自然也有其小算盤,如果可以通過鹽業銀行控制鹽業,就能掌握更多的政治籌碼。
李諭問道“這么重要的事情,不應該由財政部組織嗎他們至少也要出任大股東吧”
“按道理是這樣,”張鎮芳說,“總統本來決定撥出200萬元入股,不過被財政部勸阻。”
李諭能猜到原因“他們肯定是覺得關稅、鹽稅本來就被各國銀行團截留,如果再有個鹽業銀行,自身職權會更少,更收不上來錢。”
張鎮芳贊道“不愧是先生,看得門兒清。”
“所以說,官家資本基本不用抱希望了。”李諭說。
張鎮芳坦誠道“沒錯。現在只能寄希望于民間資本,但沒有多少公司愿意注資;僅僅長江巡閱使張勛出資50萬元,可遠遠不夠。”
李諭說“萬事開頭難,如果能運營好,將來自然會有許多民間資本注入,但他們之所以裹足不前,是因為還沒有足夠的信心。”
張鎮芳說“先生說的正是當下困境。”
“好吧,”李諭說,“我可以出80萬元,不過有一個條件。”
如果李諭出資80萬,就成了大股東,張鎮芳當然要聽他的意見“先生請講。”
李諭說“天津塘沽的久大精鹽與永利堿廠,需要獲得低息貸款。”
“這點小事無足掛齒,”張鎮芳哈哈一笑,“如果無法獲得官家的資本,鹽業銀行只是有個專業銀行的名字,實際上還是普通的商業銀行。”
李諭說“其實商業銀行的前景更加廣闊。”
將來張伯駒成為民國四公子之一,獲得巨量的珍貴收藏品,靠的就是鹽業銀行這棵大樹。
鹽業銀行在經營方面可圈可點,沒有依靠一點政府撥款,就能迅速崛起。特別是后來失去北洋政府的保護傘后,仍能和浙江的興業銀行在私營銀行領域一爭短長,足見其實力之強。
到了1921年,鹽業銀行與金城、中南、大陸這3家同樣創辦于北方的知名民營銀行成立聯營事務所,有“北四行”之稱。上海著名的四行倉庫,也源自于此。
李諭隨即給張鎮芳出主意“要是想以最快速度站穩腳跟,可以大批量購入聯合歐美銀行團發行的各種公債。”
張鎮芳會意“本人明白。”
一戰各大戰勝國發行的公債都是暴利,日本的安田財閥就是靠著買日本政府發行的公債大賺特賺成為四大財閥。
鹽業銀行也可以巨額資金購入國內公債和外幣債券,比如善后借款公債、中法五厘美金公債、中比六厘美金公債、滬寧鐵路英鎊公債、克利甫斯以鹽稅擔保的英鎊公債等,完全可以獲得巨額利潤。
李諭現在也明白了,沒有一家銀行周轉資金確實麻煩,總不能一直依靠花旗或者匯豐。
鹽業銀行作為私營銀行翹楚,自己完全可以扶植一下。
等過上兩年,張鎮芳就會因為支持表哥袁世凱復辟而倒臺;另一個大股東張勛同樣因為復辟遺臭萬年,灰溜溜跑去當了寓公。
李諭又說“此外,銀行還可以發行普通市民也能夠購買的公債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