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來到實驗室看成果。
他們兩人通過多組對照試驗,證明了的確有物質可以溶解細菌;然后再過濾、增殖、培育等多次驗證,證實其是一種病毒。
實驗過程不復雜,但得到的結論很令人振奮。
兩人拿試管的手都開始顫抖,更不知道論文怎么寫。
吳君的想法很大膽“先生,當年科赫證明細菌可以導致疾病誕生,讓西方醫學大大進步;病毒又可以殺死細菌,豈不是找到了一種靈丹妙藥”
李諭說“你可別忘了,病毒也可以致病,沒那么好掌握。”
秉志說“可惜看不到它的真實面貌,令人心癢難耐”
李諭笑道“人類看不到的東西多了去,我也看不到電子和原子。”
“不一樣”吳君說,“原子是組成所有物質的粒子,包括病毒,它們必然小到看不見。”
秉志說“都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我實在想不到病毒如此微小,還能有什么結構。”
李諭說“這東西是不是生物都不好說。”
“不是生物”秉志訝道。
“我是想,生命體不管怎么說都要有微觀結構,一旦簡單到不能再簡單,還算生命嗎”李諭說。
吳君說“先生的話越來越有哲學味道。”
“就當常規的科學討論。”李諭其實是在有意引導。
吳君說“細想一下,細菌的結構已經非常簡單,病毒又小了一個數量級,很多細菌結構不可能再保留,總不會只有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細胞核吧但這種結構應該很脆弱才對,又怎么能夠形成生命體”
李諭說“或許它們生來就只能以寄生體存在,所以很多維持生命的細胞器就不需要。”
“先生的猜想很有見解,”秉志說,“但自然界到底允許一種連維持生命與繁衍都需要宿主的生物存在嗎”
李諭的目的達到,鼓勵說“你提的問題非常好,可以寫進論文中。而且將來可以進一步對寄生關系做研究。”
病毒研究到了李諭穿越前的時代還是前沿領域,因為確實太神秘。
按照生物學的定義,病毒只能算作一種介于生命與非生命之間的存在。
不能算作生物。
這個結論想想就有點毛骨悚然。
按照生物演化理論,數十億年前地球出現了有機大分子,其中就有rna、dna、蛋白質等,它們是最初的分子生命。
后來不知道怎么回事,現存所有生物的最近共同祖先“露卡”在內的部分分子生命突然進化成了細胞。
這個過程堪稱生命第一個大奇跡。
一些關于宇宙中為什么很難找到外星人的理論中,提到了生命進化可能存在幾個非常大的障礙,導致生命或許非常稀少,第一個大障礙就是這個進化過程。
細胞對于分子生命來說,完全是降維打擊,迅速占據了整個地球生態圈。
所以有種假說認為殘存的分子生命演化出寄生手段,發展成病毒,與細胞生命進行永恒的斗爭。
這種復仇故事說聽起來挺熱血。
不過其實不太準確,因為很多病毒一點都不古老;另外現代生物學早就有了更多發現,甚至發現人類的基因有很多病毒留下的片段。
總之這個小東西的研究未來太廣。
秉志和吳君都覺得很有意思。
吳君說“先生,請您給這種病毒起個名。”
“就叫噬菌體吧。”李諭挺喜歡這個名字的。
“噬菌體,”秉志喃喃道,“吞噬細菌的神秘生物我贊成”
吳君說“言簡意賅,我也沒意見。”
李諭說“你們快寫論文,我幫你們發到美國的sce還有國內的科學雜志上。”
秉志笑道“sce嘛這趟回國太值了,直接有了一篇足以畢業的博士論文。”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