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瑟福說“為什么要反感”
“我明白了,”湯化龍說,“作為知識界精英分子,你們的意見非常重要。”
李諭插嘴道“要不還是聊聊關于科學合作的問題”
“當然。”湯化龍說。
李諭說“現在曼徹斯特大學實驗室人手不夠,我希望可以委派一些中國留學生過去幫幫忙。”
盧瑟福說“和平年代我不會拒絕,但現在就怕回國后我也要進入軍方從事聲吶項目。”
李諭說“大學里的教學總不會停止,要不隨船派去一批留學生”
盧瑟福說“英國的大學說不定只留下了少部分英國本土學生,還有大部分留學生。教師也不像往常多,他們去了必然耽誤學業。你知道的,多延長一年畢業,就會多很多學費。”
李諭說“這個問題不用擔憂,學費我們想辦法。”
湯化龍對留學項目同樣比較感興趣“李諭先生說得沒錯,學費不會受影響。”
“好吧,既然你們這么堅持,可以派一批學生隨我一同回英國,”盧瑟福說,“但我聽說德國已經生產出了可以投擲炮彈的飛艇,英國本土如今并不是那么安全。”
李諭說“我給學生提前講明白,去不去遵從他們的意愿。”
盧瑟福說“留學確實能夠學到很多東西,要是沒有獲得獎學金,我現在說不定還在新西蘭種土豆。”
湯化龍說“如果能夠通過留學生加強與貴國的溝通交流,我們會更加高興。”
湯化龍終究是個官員,也在思考對二十一條的破局問題。
小鬼子咬死了條約不改,逼著袁世凱簽。
北洋政府只能玩拖字訣。如果真能拖下去就好了。
后來袁世凱又派曹汝霖作為外交次長與日方直接接觸。
前四號中的條款大體談得差不多,就差北洋政府實在無法接受的第五號。
然后小鬼子對第五號內容做了稍微“讓步”,但仍舊關于北洋政府的主權,斷然不能接受。
但那時候連英美都不耐煩了,英國外交大臣格雷訓令駐華公使朱爾典,勸袁世凱簽了得了。
這就是從鴉片戰爭開始以來中國在外交上面臨的局面,弱國無外交不是空談,最終往往只能被迫妥協。
不過外交總長陸徵祥還有句名言“弱國無外交,但有外交家。”
他們在被動局面下做出的成果,已經非常厲害。
李諭聽得出來,湯化龍言語中是想加強與英國文化界的聯系,期盼他們多少影響一下英國議會。
畢竟日本咄咄逼人的態勢已經明顯影響了英美在華利益。
如今英國越發感覺日本是在憑借英日同盟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對此漸生疑慮。
狐假虎威也就罷了,小日本現在想做主人。
只可惜英國自顧不暇,否則以他們的外交策略,絕對會多摻和摻和。
作為英國科學界領軍人級大佬,盧瑟福即便不入政治,說話也有分量。
盧瑟福說“戰爭爆發時,大家都說圣誕節戰爭就會結束,如今看來不可能了。我無法預測戰爭的走向,但只要局勢稍稍穩定,一定多關照中國留學生,萬一里面會有下一個李諭。”
李諭笑道“真的說不定。”
盧瑟福說“到時候你也一起去,玻爾告訴我,他似乎發現了一些奇妙的現象,只是苦于無法來曼徹斯特大學的實驗室做驗證,也聯系不上其他的數學家和理論物理學家,這方面你最在行。”
“會的,”李諭說,“等戰爭結束。”
盧瑟福只能說“一起預祝該死的戰爭快點結束。”
幾天后,他便接到了英國領事館通知,要乘船回國,參加海軍組織的聲吶項目小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