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立馬說“千萬別什么都當得,就是圖書館長當不得”
蔡元培說“只是名譽的,不需要負責具體事務,不然你捐這么多書”
“你要是讓我當,我就不捐了”李諭說,“不過我可以推薦一個人,李守常。”
就是李大釗。
蔡元培說“守常確實不錯。”
李諭趕緊松了口氣。
除了使用新人,目前已經在文科院的錢玄同、沈尹默也是蔡元培非常看重的。
沈尹默開了個書法研究會,李諭來北大開講座就時不時找他傳授點經驗。沒辦法,在這個時代混,字寫太差真的很沒面子。
沈尹默作為民國頂級書法大家,為人和善,針對李諭那手爛字,沈尹默每次都會逐個講解如何用筆。
得到這種書法名家指導,李諭再不濟也能達到寫春聯的水平。
話說舊時代練字真的不容易,根本不像后世一樣,隨便在手機上一查就能找到任何你想找的字帖。
古時候有條件收藏拓本字帖的絕對是有錢人家。明清的皇帝書法都很好,就是因為教育環境好,從小就有最頂級的書法名家教授。
蔡元培重視新學,但不極端,懂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道理,書法就是毫無疑問的精華之一,所以十分支持。
“沈先生,有時間別忘了也指點一下本人的書法。”蔡元培說。
沈尹默道“校長過謙了。”
陳仲甫正好趕到,聽到后大笑“沈老弟的書法看來有不小長進連校長和院士閣下都向你求教。”
沈尹默笑道“是他們兩位抬舉在下。”
陳仲甫的書法水平同樣相當高,宣統年間時曾評價沈尹默的書法為“其俗在骨”。當時的沈說不出什么,辛苦練了幾年,早已今非昔比。
蔡元培說“仲甫,你來了就要擔下文科學長之職,萬萬不可推辭”
“可以,”陳仲甫說,“但校長要答應我在校園里繼續辦新青年雜志。”
蔡元培說“你把編輯部搬過來我也不會說什么。”
陳仲甫說“既如此,我肯定不能推辭。”
蔡元培又小聲說“此后記得多提拔一些新人。”
陳仲甫說“我明白。”
過了一會兒,章太炎的大弟子黃侃突然破門而入,大聲說道“聽說來了位新的文科學長”
蔡元培隨即說“介紹一下,就是這位陳仲甫先生。”
黃侃冷冷道“原來是個區區桐城秀才,何須如此興師動眾”
說完竟直接拂袖而去。
場面有些尷尬,蔡元培連忙對陳仲甫說“仲甫莫怪,他就是這個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