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的名流如小洛克菲勒、愛迪生、特斯拉、司徒美堂等人也參加了歡迎會。
演講地點定在華爾道夫酒店。
酒店鋪設了長長的紅毯,李諭同到場的名人一一握手,順便介紹給何育杰。
何育杰頭一次見這么大陣仗,親身體會到了李諭在國外有多么大的影響力,以往這些名字只在書上見過。
資歷最老的邁克爾遜做了開場白“很榮幸請到李諭先生以及何育杰先生,兩位的實驗非常重要,甚至令人興奮你們為人類打開了窺探微觀世界的一扇門。并且李諭先生還做出了極有指導性的前瞻性預言。這樣的舉動,稱之為科學先知也不為過。”
臺下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李諭走上講臺,簡單說道“感謝邁克爾遜先生的稱贊,但先知這樣的字眼我實在承擔不起。至于發現質子的實驗,許多具體操作來自何育杰先生,我僅僅提出了實驗構想和框架。如果沒有何育杰先生,這項實驗根本無法完成,更不要說現在的榮譽加身。”
李諭的話有意無意間就是說給密立根聽。
邁克爾遜年紀大了,用不了幾年就會退休,那時候密立根就是當之無愧的美國物理學界領袖,他的一些行為準則會大大影響此后的美國物理學家。
李諭講了沒多久,就把主舞臺留給何育杰,有心培養他的知名度。
其實按照歐美大學和實驗室的傳統,何育杰的角色更像一個助手。
何育杰的英文不錯,詳細闡述了如何一步步實驗,又是怎樣分析得出質子的存在。
因為有非物理學界人物以及媒體記者到場,所以沒有講得過于深入,僅僅講了大概,但也足夠。
常規提問過后,邁克爾遜突然說“去年的諾貝爾獎因為歐洲大戰的緣故沒有頒發,我們是不是可以建議瑞典皇家科學院和諾貝爾基金會,對1916年的獎項進行補發”
他的話一下子開拓了李諭的思路,這樣的事此后發生過好多次,就連愛因斯坦的諾獎都是補發的。
“我贊成邁克爾遜先生的提議”李諭說,“科學至高無上,不能因為骯臟的戰爭而停發。”
愛迪生也說“瑞典沒有卷入歐洲大戰,如果戰事早點消停,確實有補發的可能。”
小洛克菲勒卻說“恐怕,我們也要參與到這場戰役之中。”
“我們”密立根問道,“你指的是”
小洛克菲勒說“美國要參戰。”
“不可能,”華爾道夫酒店老板阿斯特說,“我們現在整個工業如此繁榮,為什么要把剛掙到手的錢再通過戰爭花出去肯定是英國人與法國人的陰謀”
小洛克菲勒優哉游哉地點燃一支雪茄“那封電報馬上就會公之于眾。”
特斯拉了解無線電,問道“從哪里發出的電報”
小洛克菲勒說“從柏林發出。由英國海軍部大樓40號房間破譯。”
“40號房間”就是英國海軍情報處密碼破譯機關的公開代號。
早在英國對德國宣戰的當夜,英國“泰爾哥尼亞”號電纜船便悄悄開到英吉利海峽,把德國在北大西洋的5根海底電纜全部切斷,以中斷德國的通訊。
不過無線電的出現讓通信變得有些“虛無縹緲”,難以徹底中斷,英國被迫組建了密碼破譯組。
在此之前,英國已經近百年沒有搞過密碼破譯,相當于從頭做起。
但他們不得不做,因為對手德國在通信方面下的功夫太大。
一戰差不多也是大規模通信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