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廷芳有些尷尬,問道“不是民意是什么”
陳仲甫說“我只是認為對德宣戰對我們有利。但這肯定不是民意。此外,我不贊成以民意決定一些大政方針。我們要看清,共和、民主對于我們來說是新事物,很多人理解并不深刻。如果什么事都由多數的民意決定,您就看吧,留辮子、裹小腳、復科舉、辟帝制難保不會有多數人贊成。”
伍廷芳哈哈笑道“果然是仲甫你的這番話讓我也如醍醐灌頂。”
蔡元培聽了陳仲甫的話,眉頭有些展開,他總算讓文化圈壓倒了政治圈。
李諭也是越發感覺陳仲甫不一般。
這種話也就他能說。
而且他提前一百多年看清了一些本質上的問題。一人一票選出來的,其實大部分時間不是最佳人選,首先輿論可以被控制,民意更是能夠被左右;再者,大部分普通人“那么普通,又那么自信”。所以還是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才對。
這種問題展開就有點復雜了。
李諭胡思亂想的時候,伍廷芳對他說“院士先生,您身為全國科學之領袖,在舉國都談民主與科學的當下,您的地位更是無上的,對這件事有什么要說的”
伍廷芳先給李諭上了個大帽子。
李諭笑了笑“我正在考慮如何全盤接收上海的拜耳藥廠,那樣我就能夠以更高效的方式加快生產,造福社會。”
伍廷芳聽出了李諭話中意思,“先生不僅支持對德宣戰,想得更多了一步,在下佩服。”
蔡元培咳嗽了一聲“咱們還要不要聊點文化的話題”
伍廷芳已經達到目的,忙說“應該,應該的”
李諭則先給蔡元培道了個歉“蔡校長,我把何育杰丟在美國了。”
蔡元培一愣“丟在美國了”
李諭說“哥倫比亞大學一定要留他做一年客座教授,美國科學院聘他為外籍院士后,也有至少十場講座要開。”
蔡元培無語道“北大好不容易有這么出色一個物理教員,我當初還說你不要挖墻腳,沒想到直接給送去了美國一年”
李諭說“又不是不回來,而且就現在的校風,缺他一年無妨。”
蔡元培說“我可告訴你,下不為例,以后必須提前給我打個招呼。”
李諭賠笑道“放心吧,以后我幫你再培養幾個院士出來。”
蔡元培滿意道“這還差不多”
其實現在北大的教員中,連博士都沒有,馬上來的胡適是頭一個。
沙龍結束后,李諭開車順便送梁啟超回家。
路上,梁啟超問道“疏才,你剛才美國回來,那邊什么情況”
李諭說“還能怎樣,都在報紙上登出來了。”
梁啟超說“現在的人心很難猜測。前幾天安徽督軍倪嗣沖來京城,他是總理段祺瑞的親家,一開始不知道段總理的意圖,到處宣揚對德宣戰一定會亡國,還說我是亡國文妖。后來他知道總理也主張對德宣戰后,態度立馬大轉彎,變成了一個堅定的主張派,還大聲疾呼,對德宣戰應該無條件同意,并且越快越好”
李諭笑道“哪是什么主戰派,他分明是看臉派。”
梁啟超嘆道“他是段總理的親家,都如此首鼠兩端,很難想象其他督軍團會有怎樣的想法。”
現在段祺瑞一直背靠各省督軍組成的督軍團的支持,隱隱有了軍閥亂政的預兆。
當然,李諭知道眼下最麻煩的還是徐州的張勛。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