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的春天,拉馬努金在被結核病折磨許久后撒手人寰,享年33歲,他臨終時身邊有妻子、父母、兩個弟弟和幾個朋友。
當天稍晚他們為拉馬努金舉行了葬禮,但拉馬努金的正統婆羅門親戚都沒來,因為拉馬努金曾漂洋過海,回到印度后又因病體難支沒有進行所謂的凈化儀式,在他們看來,拉馬努金是受了玷污的。
探訪時間結束后,李諭與哈代返回了劍橋,次日,受到邀請進行了一場講座。
劍橋現在的學生數量遠少于四年前,李諭的講座還是坐滿了聽眾。
內容偏向于天體物理學,包括一些天文學新成果以及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場方程。
講完后,愛丁頓特地找到李諭談起了最近的計劃“今年五月會發生一次日食,我將親自帶領隊伍觀測。我堅信,這是驗證相對論的歷史性時刻。”
李諭說“好在大戰結束了,不然英國政府和軍部說不定會因為你想要驗證一個德國人的科學觀點而不滿。”
愛丁頓說“他們一直不滿,不過沒有什么用,皇家天文學會早就為我說了情。”
他和羅素一樣,都是反戰者,曾因為拒服兵役而面臨牢獄之災1918年,35歲的他仍然被征召,后來是皇家天文臺的戴森說服海軍部,同意愛丁頓可以在下一次日全食期間率領遠征隊檢驗相對論,以這種方式為祖國更好地服務。
所以愛丁頓注定了要去日食觀測。
當然了,這也幾乎是他一生之中最重要的科研成果。
相比量子力學,廣義相對論的驗證一直是科學界的大難題,通過日食證明光線偏折算是最好做的一個驗證試驗。
廣義相對論里有很多東西需要驗證,但引力導致光線偏折的現象至少可以先證明廣義相對論在現實領域的正確性,畢竟物理學最講究的就是試驗。理論物理學家的所有理論最終還要拿出實驗上的直接證據才行。
李諭說“日食觀測好像要去赤道一帶。”
愛丁頓說“是的,為了防止1914年的覆轍,這次我準備組織兩支考察隊。一支隊伍前往巴西北部的亞馬遜叢林;而我則會在幾內亞灣的葡萄牙殖民地普林西比島架設照相機。只要有一處完成拍攝,我們就不用再等到下一次日全食。”
李諭說“我也堅信相對論是正確的,它在數學和物理兩個層面都完美無缺。”
愛丁頓說“就是因為院士先生懂相對論,我才愿意給您提這些,現在全世界依舊沒幾個人明白這個深奧又玄妙的理論。”
愛丁頓的最終觀測結果還不錯。
日食持續時間大約五分鐘,愛丁頓在幾內亞灣的普林西比島拍攝了16張照片。
巴西那邊的天氣則要更好一些,而且巴西的考察隊搭設了兩組照相機。
但結果不可能當場看出來,需要把底片運回英國沖洗、測量和比較。
需要等到9月份才能揭曉答案,但科學家們早就望眼欲穿。
在很多人看來,愛丁頓之行帶有一定政治色彩,反映了戰后英德之間的較量英國的牛頓理論預言了大約085弧秒的偏折,德國的愛因斯坦理論則預言了17弧秒的偏折。
在巴西拍攝的一套質量很高的照片顯示了198弧秒的偏折;另一套設備拍攝的照片則有些模糊,因為鏡片受到影響,拍攝的照片顯示了086弧秒的偏折。
然后是愛丁頓在幾內亞灣普林西比島拍的底片,由于星星比較少,需要復雜的計算分析數據,最終它們顯示大約偏折了16弧秒。
此前提到過,愛丁頓是個數學上的完美主義者,對廣義相對論優雅的數學表達非常癡迷。他沒有理會巴西那組較小的數值,畢竟那套設備確實出了問題,愛丁頓比較偏向他本人在非洲得出的有些模糊的結果,得出的平均值是17弧秒多一點。
這個結果已經非常符合愛因斯坦的預言。
李諭對愛丁頓說“在下可以贊助你的觀測之旅,我的游輪設施先進,而且比大多數你能找到的船只都要舒服得多。”
“太感謝院士先生了”愛丁頓對李諭的提議非常高興,“現在所有的船都像軍艦,非常討厭肯定沒法與一艘正兒八經的游輪相提并論。皇家學會經費也比較緊張,沒法戰前那樣的觀測條件。”
李諭笑道“祝你一切順利。”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