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敘倫道“誰說不是我們剛剛得到消息,正準備聯系京城有名望的大人物們一起聯名反對。”
“必須反對”李諭說,“以前割地賠款,現在倒賣文物,真是從頭到尾都忘不了恥辱二字怎么寫”
馬敘倫說“真要賣給日本人,我們這些做圖書館的顏面都不知往哪放。”
“聯名時加上我的名字,”李諭說,“堅決不能讓遜帝朝廷為了結個婚,做出侮辱全國的事,那就太丟人了”
馬敘倫高興道“院士先生德高望重,有您署名,他們必然忌憚三分。”
“還不夠,”李諭說,“把這事發在報紙上,讓所有人都知道,我看他們敢不敢”
小朝廷想賣四庫全書的事情報道出來后,社會上果然掀起軒然大波。本來大家就因為巴黎和會的事情異常仇日,小朝廷整這一出,完全是沒事找事,所有人都對他們口誅筆伐。
小朝廷頂不住壓力,只能作罷。
本以為這件事就過去了,羅振玉和王國維突然找上李諭。
“院士先生,北洋政府最近又想把8000麻袋內閣大庫的資料全都當廢紙賣掉”羅振玉氣呼呼道。
“內閣資料,當廢紙北洋政府”李諭一時之間蒙了神。
羅振玉給他解釋了解釋才知道二十年前,故宮內閣大庫因年久失修,漏水問題日益嚴重需要修繕,結果遇到庚子國難,擱置了下來,一直到宣統登基后才得以繼續。
保存相對完好的資料運到文華殿,殘破點的一萬麻袋本想燒掉,時任學部參事的羅振玉建議保存了下來。
如今北洋政府對外借款很難達成,因為各國銀行團都不確定南北兩個政府誰能笑到最后。所以北洋政府的財政異常緊張,薪水都發不出來,決定賣掉這批檔案。
王國維說“我看過這批檔案,雖然有些殘破,但不少是明清史料孤本,價值不菲。”
羅振玉說“可北洋政府竟然按斤賣稱了15萬斤,作價4000大洋。”
這可比四庫全書便宜太多了。
李諭尷尬道“真當廢紙了”
羅振玉說“他們要是賣四萬或者十四萬我都不會這么難過,最少買主不會隨意丟棄。”
李諭說“錢倒是不多,我可以給你們,但后續保存怎么辦”
羅振玉說“博物館有地方,他們不過是缺維護的錢罷了。”
“那就好辦,”李諭說,“錢我來出,后續的維護就要靠你們了。”
王國維高興道“我們就知道院士先生會出手”
李諭笑道“小錢,都是小錢,不足掛齒。”
李諭肯定不懂這些文史內容,王國維和羅振玉找李諭,就是因為他一方面很有錢,一方面又好像很熱衷保護文物。
他們兩人都對晚清非常有感情,所以才想方設法保護這些內閣資料。
王國維甚至仍然留著辮子,在民國的大師中,留辮子的不多,也就他和辜鴻銘。
不過王國維的性格不如辜鴻銘那么剛,比較內斂。
兩年之后,羅振玉還建議王國維成為了小朝廷的南書房行走。也就是從那時起,他們兩個三十年的老朋友兼親家的關系開始慢慢裂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